在琅琅聲中,我們離苦得樂──切喀瓦尊者之《修心七要》

在琅琅聲中,我們離苦得樂──切喀瓦尊者之《修心七要》

主講:堪千創古仁波切


南無布達創古寺度母殿


我們在修持或說修行時,常常因為對甚深意義無法了悟,而感覺到許多障礙,或感覺到沒有辦法再進步,因此在修行前,必須先修心。

修心是一切修行的基礎,傳世的修心教法──阿底峽尊者之「修心七要」,能幫助我們更容易地了悟甚深意義。由阿底峽尊者傳承弟子切喀瓦大師整理歸納的修心口訣,不僅便於記憶,更能幫助自他離苦得樂。

修心口訣,生起慈悲心

這種告訴我們如何生起慈悲心,以幫助自他離苦得樂的口訣,其實是印度傳統佛教兩大體系的結合。印度傳統佛教的兩大體系,一是由龍樹菩薩等大師所傳揚的深見派,另一是由慈氏菩薩、無著菩薩所傳揚的廣行派,而阿底峽尊者之「修心七要」,是深見派與廣行派的融合。

阿底峽尊者是孟加拉人(註:印度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古時英屬印度的領土,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相傳身為王族之子的他,為了想成為過著禪修生活的僧人而到處尋訪精神導師,終於找到在蘇門答臘專修慈悲心與菩提心的金洲大師。

當時坐船從孟加拉到蘇門答臘的路途十分險阻,因為虔誠地向度母祈請,阿底峽尊者才能屢屢化解危機,等他將金洲大師的口訣和教法完整地學習後,就從蘇門答臘返回印度超戒寺擔任住持,之後,在藏傳佛教漸趨式微時,因緣地被迎請至西藏,就在西藏傳承了此教法。

「我執」修持,消除「我執」

傳承自一位蘇門答臘大師的修心教法,是什麼樣的內容?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先探討佛教的教義。一般佛教的修持強調兩種無我:一種是人無我,也就是「無我」;另一種是法無我,也就是「空性」。但金洲大師傳授的修心教法,是用「我執」來修持。換句話說,一開始他就告訴人們「有我」,而「有我」自然也就「有他」。

舉例來說,若種花時,讓花生長在乾淨的真空環境,或完全沒有髒亂的地方,你會發現花無法存活;相反地,若讓花生長在有一點點肥料、一點點髒亂、一點點水與一點點沃土的地方,你會發現花長得很好。這就是因為有「我執」,用「我執」來修持,最終能消除「我執」,是真正利益他人的修心教法。

阿底峽尊者習得這種修心教法後,傳給弟子仲敦巴大師,之後,再傳給博多瓦大師,一代一代傳承,傳到切喀瓦‧ 也頡多傑大師,也就是切喀瓦尊者時,他將教法整理歸納後寫成《修心七要》。爾後,方便背誦的修心七大精要,就成為修持的傳世經典。

阿底峽尊者

| 阿底峽尊者是公元982年出生於印度孟加拉南部的王族。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Wikimedia Commons)



©Thrangu Dharmakara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