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SMD故事的起點,更是翻轉孩子人生的轉捩點
《創古法雨》編輯部在今年9月到10月期間,以Zoom跨國專訪了SMD前任校長董瑟喇嘛貝瑪(Dungse Lama Pema) 、現任校長汪秋天津(Wangchuk Tenzin),以及長年負責SMD行政及募款工作的雪莉‧布萊爾(Shirley Blair),透過他們的努力,我們看見生命如何影響生命,成就善的循環。心,是SMD故事的起點,更是翻轉孩子人生的轉捩點。
走入SMD,看見慈心與用心/阿尼蔣秋卓瑪(創古文化社長)
師利曼哥普智學校(Shree Mangal Dvip School,以下稱「SMD」),是我來尼泊爾加德滿都時借宿的地方。記憶中,一大清早常會被學生們朗朗的課頌聲喚醒,當時不大知道這群學生的狀況,好幾次因都被他們吵醒而不耐煩,直到慢慢去觀察這群孩子,發現很多學生的修養都極好。
當時我住在三樓,學生宿舍就在對面,有一次看到一位學長在為剛入校的學生穿校服、整理睡鋪、書包等,那一幕至今不時會在我腦海中浮現,那是一幅很慈祥的畫。
也是從那一刻開始,每次到學校借宿,我開始關注他們上課的環境;會跟洗衣服的阿姨聊天;有時會有國外的牙醫團隊到來,為寺院僧眾與學生補牙,我也去補過幾次牙。當時,學校的高年級學生會充當英文翻譯,我也是從事翻譯工作,有時同樣一句話重複翻譯很多次,真的需要很多的耐心,但在這些學生的身上,看不到不耐煩,反而看到了慈心與用心。
SMD剛入校的新生,多少會處於不安的情緒中,為此,學校還特別安排學長照顧他們,引導他們的生活逐步上軌道。我們都無法選擇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甚或在有能力之前只能順從環境而生活,但有SMD這樣一所學校,匯聚了許多贊助者、校長、老師、工作人員,他們日夜不分地默默付出,以大愛共同滋養學生成長,讓學生可以享受親情般的關照。
當然,這一切的因緣,都是由不是生父卻勝生父的創古仁波切所給予,不只讓SMD的學生有學習知識的機會,更讓學生從小感受到關愛,也因為這樣的環境,很多SMD的學生在長大、學成後,選擇在尼泊爾的貧困山區開診所,服務當地居民,也有很多人成為校長,為偏遠地區孩童的教育而努力。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慈心,是我們慈父般的「創古仁波切」傳遞給我們,讓我們連綿不斷地延續下去。
這次《創古法雨》雜誌很難得可以採訪到曾任SMD校長的喇嘛貝瑪與汪秋天津,以及SMD董事長雪莉‧布萊爾(Shirley Blair),希望各位讀者可以感受到他們言傳身教的慈心。
2020年起,尼泊爾當地受新冠疫情影響,政府多次宣布封城,SMD因而閉校兩次。疫情期間,SMD收集了來自員工、畢業生和在學同學的生活情況,《創古法雨》徵得同意,公開了孩子們的真心話。
歡迎與我們一起走進這座屬於喜馬拉雅孩童的學校——SMD!
▶封面故事◀
一座屬於喜馬拉雅孩童的學校——師利曼哥普智學校(SMD)
仁波切創立SMD的初衷是:「保存喜馬拉雅的文化、語言以及佛教的生活方式,提供喜馬拉雅的孩子們將來建立美好生活的謀生工具,進一步讓他們長大後可以回饋鄉里。」……more
董瑟喇嘛貝瑪:即便我現在離開學校了,我的心永遠跟學校在一起
1997年,我剛完成3年3個月的閉關,閉關圓滿後拜見創古仁波切,仁波切跟我說:「接下來,你就要去當校長。」……more
從學長到校長,持續傳承喜馬拉雅文化——專訪SMD校長汪秋天津
從我們學校畢業的學生,不但對現代學問有所涉獵,同時也都很努力傳承佛學與喜馬拉雅傳統文化,並且都有一顆善良利益他人之心。他們圓滿達成了仁波切的心願,我們聽到很多人說過,我們學校的學生真的不一樣。……more
幫助孩子的人生向上攀登的嚮導——專訪SMD董事長雪莉布萊爾
我相信,教育能夠改變生命,還有山區人民資源上的缺乏,這是SMD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more
千山不獨行
2020年起,尼泊爾當地受新冠疫情影響,政府多次宣布封城,SMD因而閉校兩次。疫情期間,SMD收集了來自員工、畢業生和在學同學的生活情況,一起來聽聽孩子們的真心話。……more
封面故事採訪小組
時 間 | 2021 年9月~10月 |
受 訪 者 | 董瑟喇嘛貝瑪仁波切、汪秋天津、雪莉布萊爾 |
採 訪 | 堪布羅卓丹傑、阿尼蔣秋卓瑪、蔣揚、JC |
藏 譯 中 | 阿尼蔣秋卓瑪 |
英 譯 中 | 蔣揚 |
插 畫 | 王嵐灝 |
整 編 | JC |
審 訂 | 堪布羅卓丹傑 |
©Thrangu Dharmakara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