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瑟喇嘛貝瑪:即便我現在離開學校了,我的心永遠跟學校在一起

董瑟喇嘛貝瑪:即便我現在離開學校了,我的心永遠跟學校在一起


喇嘛貝瑪與SMD教職員

▲喇嘛貝瑪與SMD教職員工合影。喇嘛貝瑪(第一排右起第4位)身邊的西方人名叫「拉旺」,畢業於美國的大學,當時喇嘛貝瑪重金禮聘他擔任學校經理,希望提升學生的學問。

董瑟喇嘛貝瑪在上師創古仁波切的任派中,戰戰兢兢地承擔起SMD校長的職務。在校期間,喇嘛貝瑪致力於建立校規與管理制度,招聘合格教師,開辦電腦班等課程,並致力於尋找贊助者。卸任後前往加拿大創古寺,他依然心繫SMD的學生,在積極奔走之下,成立的南無布達基金會(Namo Buddha Foundation),每年為SMD的150名學生尋找贊助者,從無間斷。喇嘛貝瑪在受訪時一再強調:「即便我現在離開學校了,我的心永遠跟學校在一起!」

受訪者:董瑟喇嘛貝瑪仁波切
採訪、藏譯中:阿尼蔣秋卓瑪
文字整編:JC
照片提供:董瑟喇嘛貝瑪仁波切


*編按:董瑟喇嘛貝瑪仁波切:以下簡稱「喇嘛」;阿尼蔣秋卓瑪:以下簡稱「蔣秋」。


萬事起頭難

蔣秋:首先,請您談談當初接任SMD校長的緣起?

喇嘛:1997年,我剛完成3年3個月的閉關,閉關圓滿後拜見創古仁波切,仁波切跟我說:「接下來,你就要去當校長。」

我聽到的當下,很擔心自己的學歷和經驗不足,擔任校長唯恐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轉念一想,自己也曾經是個學生,可以同理學生們的處境跟壓力,所以決定接下校長的職務。


蔣秋:開始走馬上任以後,您是如何推動校務工作?

喇嘛:我從前任校長那裡瞭解了當時SMD的學校概況,得知學校一共有108位學生。其中半數的學生是來自貧困弱勢的家庭,他們都是遠從喜馬拉雅山區來求學的;另外半數的學生,由家長繳交學費來上學。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繳交學費的家長要求學校改進飲食,但是當時學校陷入人力和經費都很拮据的狀態, 在我接任校長的時候,原本有一位外籍居士Nancy協助學校尋找贊助者和招募工作人員,但他因故必須離開、使得學校在營運上遭遇困難。就在這個時候,我們遇到了雪莉(Shirley Blair),她剛好從日本來尼泊爾,我跟雪莉說,想要請她來工作,幫助學校尋找贊助者,因為營運實在是太困難了。

也是從這個時候起,我意識到建立贊助者資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跟祕書確佩開始建立「贊助者資料表」,這份表單明確登載了每位贊助者的個人資料、贊助金額、受贊助人和贊助的用途等等。

為了尋找SMD的贊助者,我跟隨創古仁波切從美國、加拿大到世界各地奔波,幾乎可說是在繞了地球一圈之後,終於募捐到了約11萬尼泊爾盧比的贊助金。我用這筆錢採購了11台桌上型電腦,並創辦了SMD電腦班。學生都非常興奮!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看過電腦,更遑論可以學習使用電腦。


為學生的需求,尋找一切可能

蔣秋:您對SMD的第一印象是什麼?自己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有沒有什麼事情是您到現在記憶都很深刻的?

喇嘛:當我第一次踏入學校的校門,第一個想法是:我一定要將學校的學習制度、學校的教育系統建立起來!但要能落實制度的前提條件是有足夠的經費,因為若缺乏經費就招募不到優秀的師資;若是沒有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是沒有辦法進步的。因此我們花費很多時間跟努力,終於募集到可以支應改革學校師資的贊助經費。

改善師資

過去學校教授尼泊爾文、藏文、英文的語言老師,都不是正規的師資。募集到贊助金之後,我們到尼泊爾當地大學,招攬具有教師資格證的大學畢業生,成為SMD尼泊爾語文師資的生力軍。為了邀請藏文老師,我們又風塵僕僕的趕到瓦拉納西當地的西藏大學,因為西藏大學培養出來的畢業生都是合格的老師,所以為了達成第一個目的——要讓學生的學習進步,就是要找到好的老師,當時就到各地去尋找優秀的老師,說服他們加入SMD。

要求學生學習藏文,傳承文化

同時我們也開始建立校規,要求學生們都要行善、不能偷盜、要作好人。創古仁波切創辦SMD的目標是,希望從喜馬拉雅山區來的學生,都能傳承喜馬拉雅文化;而文化傳承的前提條件是,母語和信仰都能被保存下來。喜馬拉雅山脈當地的語言以藏文為主,而在當時尼泊爾當地學生交流都使用尼泊爾話,所以學校特別要求學生要多講藏文,也必須學習藏文,唯有這樣,才能經由瞭解傳統文化,將喜馬拉雅文化繼續延續下去。

然後我們開始邀請寺院僧眾,到學校教導禪修,如觀音禪修等。

凌晨的急診

學校的師資提升、學生的規矩建立之後,面臨的第二個困難是學生的健康問題。當時經常在凌晨一兩點的時候,發生學生需要送急診的狀況,我有時也會親自開車送生病的學生去醫院,同時留下來看護。因為尼泊爾的醫院條件有限,身為陪病者,沒有床可以睡,我也只能克難的打地鋪,但是覺得自己再累再辛苦都沒關係的,只希望孩子能夠盡早恢復健康。

其實,我們所做的種種革新、照顧學生的健康,這一切不過都是執行上師的命令而已。將自己分內的工作做好是應該的,而且這麼做也是在為自己累積福德的機緣。我相信,佛行事業能夠圓滿、沒有太多障礙,都是緣於為學校的付出,才能得到這麼好的福報。


成立基金會,持續幫助SMD

喇嘛:1997年到2000年,我擔任SMD校長的時間一共三年。2008年,我離開學校,到加拿大創古寺,但我的心還是一直在學校。如果我沒有當過SMD的校長,可能對學生沒有感情,對學校的狀況也不瞭解。但因為當過SMD的校長,我和學生和老師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一直對於學校的種種懷有很深的情感。

到了溫哥華之後,每當我看到功德主贊助僧眾,內心其實百感交集。有很多藏傳佛教徒、南傳佛教徒或者華人佛教徒,大家對於供僧——贊助男眾或女眾——還是比較積極;相較之下,要尋找贊助在家學生和學校的贊助者困難許多。考慮到這個情況,所以我們在加拿大成立了南無布達基金會(Namo Buddha Foundation),專門幫助SMD的學生。從 2008年開始,我們每年都會為SMD的150名學生尋找贊助者,從無間斷,直到現在。

目前南無布達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中,有六名西方人和一名華人,主要是因為西方人對於教育方面感觸比較深,對推動教育工作也比較積極。基金會的每一位成員,都持續努力的找贊助者。

我不需要這些,請幫忙孩子上學吧

在這個過程中,我個人感觸比較深刻的事情,是仁波切的有些功德主,經濟能力比較好,經常會供齋,他們經常會邀請我們去高級餐廳,一頓飯吃下來花費可能需要800美金左右。我都會跟他們說:「我不需要吃得這麼好,請將餐費轉為資助SMD的學生吧。我們吃一頓飯要價800塊,等於SMD一位學生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

雖然我離開了學校,也有值得信任的人接手了校長的工作,但是我的心永遠沒有離開過SMD。不管我人在哪裡,我始終掛心學校的狀況,也不斷努力為學校尋找贊助,畢竟現在學校的規模擴大了,學生人數大概有500到700人,需要的經費也更多了。

教育翻轉孩子的人生

SMD的學生中,有許多人是孤兒,可以說他們的生命在人生開始的階段似乎看不到什麼希望。但是因為進到SMD學習,獲得了學識、提升了能力,改變了他們的人生。從學校畢業之後,有些人憑藉優異的學習能力,取得了國外學校贊助的獎學金,就我所知,目前大概有100多名畢業生去到海外留學,包括去溫哥華、瑞士、美國、中國廣東和日本等各國大學深造中。我深深認為,教育會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而這一切是創古仁波切的恩德,也是SMD全體工作人員的付出和努力!

向雪莉致上最深的感激

尤其是雪莉(Shirley Blair),她將自己的一生完全奉獻在SMD,我非常非常感激她。一直到現在,我跟Shirley都會透過電話彼此溝通、彼此鼓勵、分享心得。要經營管理一所學校,需要付出很大的心力,尤其雪莉又完全不屬於尼泊爾,她是加拿大人,來到異鄉,與當地難免有民族和文化上的差異,很多時候,僧眾不見得會聽取她的意見,所以我們經常會透過電話,分享心得、說說感受,互相打氣。我跟雪莉說:「有一天我們都會老,老了之後,當妳從學校退休,回到加拿大,妳可以到我們的寺院退休隱居,在這裡修行,吃住都不用擔心,我們會像妳照顧學校那樣,用同樣的心力回報妳。」

最大的困難是自己

蔣秋:現在回想起來,擔任SMD校長的三年中,您覺得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喇嘛:擔任校長,一定要行持學校的校規,以身作則,遵守及維護學校的規章制度。要自己行得正、做得好,才能教育別人。的確,在管理學校的過程會遇到很多困難,人事和校務都是很繁瑣的,但是不論再苦再累,因為這是上師的指令,一定要完成。所以有時候遭遇很大的困難的時候,我就會請示創古仁波切該怎麼處理。對於我來說,需要克服的困難或印象最深刻的事,其實是我自己,我自己一定要先做好、做到所立下的學校規矩,我才能教育別人。


我的心沒有離開學校

因為衣服穿得好成為糾察師?!

蔣秋:您離開學校的原因是什麼呢?離開時的心情又是如何?

喇嘛:2000年時,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離開楚布寺,到了印度達蘭薩拉,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大驚人的事件,當時創古仁波切急著要去達蘭薩拉晉見法王,我有幸被創古仁波切選為侍者,陪同仁波切去達蘭薩拉。因為在我的想法和印象中,擔任仁波切的侍者一定要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特別是衣著要整齊,必須將每一件僧服都依照規定穿著好。那次我在達蘭薩拉當了15天的侍者,之後返回德里,仁波切對我說:「看你衣服穿得這麼整齊,很有僧眾的威嚴,你應該適合當糾察師 。」當時我以為仁波切在開玩笑,畢竟我剛結束校長的工作,應該不至於這麼快再給我安排新的任務。到了尼泊爾以後,我才知道仁波切沒有開玩笑,我真的指派去寺院擔任糾察師了。

話說回來,我當時離開學校的心情,因為跟老師和學生都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突然要離開學校回到寺院,好幾天都處於發呆的狀態,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甚至感到有點不知所措。

(*編按:依照創古寺的規章制度,不管是糾察師、校長,或者寺院的管理者、採購人員等等,每一位僧眾每兩年會換一次工作,仁波切做此安排的目的,是讓每一個僧眾去體驗不同職務、不同的工作內容,從中歷練成長。)


努力傳承喜馬拉雅文化

蔣秋:採訪最後,請問您有什麼想對創古小學的教職員和學生說的話?

喇嘛:藉此採訪機會,我想跟SMD教職員說,希望老師們可以將喜馬拉雅文化傳承下去,要好好的工作。當時跟我一起工作的教職員幾乎都已經離職或退休了,現在在學校崗位上的各位工作人員,請大家一定要認真努力工作,因為我們是在實行上師的指令。我們藏傳佛教認為:「只要你能令上師開心,做好上師的指令,諸佛菩薩也會非常開心,也算是我們累積福報的機會。」

各位同學,請大家要記得,當初創古仁波切創立這樣一所學校,主要是希望大家一定要將自己的文化延續下去。我們的文化主要是藏傳佛教,文化的根源是母語「藏語」,大家一定要傳承自己的母語,一定要學好藏文,才能學到更多藏傳佛教藏經的內容、藏傳佛教的見解和學問。所以,學生們,一定不要辜負上師的一片苦心,要將文化傳承下去。

我也非常感謝學校的每一位贊助者,因為有你們的贊助,才能讓學校持續營運,相信這些錢絕對不會被浪費,哪怕每個人只是捐一點點錢,匯集起來就能像海水一樣,不會枯竭。我們一定會再接再厲,將喜馬拉雅文化和藏傳佛教的法脈延續下去。

最後我還是要再次強調,在藏傳佛教界,建寺或是建佛塔、道場等等的功德也是非常殊勝的,但我看來,真正能延續藏傳佛教文化的關鍵是,我們要學好母語,才能延續當年從梵文譯為藏文的佛法內容。今天我們有這樣的機會到世界各地弘揚佛法,在歐洲、美國、台灣、香港……等地建立道場,就是因為學習到了佛法,才有機會利益他人。無論如何,各位同學一定要努力學好藏文,唯有學好藏文,才能將藏傳佛教的根——佛教教法延續下去。謝謝。

喇嘛貝瑪

董瑟喇嘛貝瑪仁波切

(加拿大創古寺住持)

出生源自寧瑪傳承五大伏藏法王咕嚕卻旺之血脈,9歲入創古扎西叢林寺,復於尊貴的第9世創古仁波切座前受具足戒,領受噶舉傳承諸多法教與灌頂,並在創古仁波切的指導下完3年閉關。亦曾領受家族咕嚕卻旺傳承法教的灌頂。在完成修讀佛教哲學和儀軌的學習後,曾任創古仁波切開辦的師利曼哥普智學校校長及創古扎西叢林寺糾察師,並且統籌全寺的活動。

2003年派往加拿大溫哥華,成立創古智慧金剛佛學中心,隔年負責督導籌建加拿大創古寺,歷經七年落成啟用。旋即授命為加拿大創古寺住持喇嘛,擔任指導修法的教學,以及統籌督導寺內僧侶及十方信眾的佛行事業。

©Thrangu Dharmakara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