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菩提心:寂天菩薩戒除惰性的48偈提醒

守護菩提心:寂天菩薩戒除惰性的48偈提醒

菩提心很珍貴,但也很脆弱
認識煩惱,堅持不怠惰
就是守護菩提心的開始


2018年10月1日至6日,創古文化於尼泊爾南無布達創古寺舉行了七天的白度母閉關課程,其間每天上午的十點到十一點由創古仁波切開示《入菩薩行論》第四品與第五品,並為學員灌頂與口傳《白度母日修儀軌》。本文為七天課程中創古仁波切所講述的《入菩薩行論》第四品〈不放逸〉內容輯錄,第五品〈護正知〉講述內容於下期《創古法雨》續刊。

日期:2018年10月1.3.4日
地點:尼泊爾南無布達創古寺
入菩薩行論根本頌:寂天菩薩
講述:創古仁波切
偈頌譯者:如石法師
藏中口譯:堪布羅卓丹傑
攝影:Karma Jangchup,Wei Wei
聽打整編:賴純美


寂天菩薩
寂天菩薩
寂天菩薩

當我們在講說和聽聞佛法的時候,最重要的都是我們的動機跟發心。講法者的動機不能是不清淨的,同樣聽法者的動機也不能夠是不清淨的。換句話說,講法者跟聽法者都應該要具備正確清淨的發心。什麼是正確的發心,也就是來到這裡聽聞佛法,是為了要利益自己和其他一切的眾生;為了利益自己和其他眾生,我要修持正法才可能利益他們;要如何修持正法,首先就要聽聞佛法。這就是來到這裡聽聞佛法該有的動機。

聽聞佛法時,很重要的是內心要生起並具備菩提心。要導正動機,或轉變不清淨的動機,方法就是生起菩提心。菩提心的口訣是非常重要的,要如何生起菩提心呢?有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還未生起菩提心的,讓菩提心能生起;第二個階段是已生起的菩提心,不要讓它壞失,要好好保持、練習它;第三個階段是生起的菩提心沒有壞失,還要讓菩提心更加增長。也就是偈言所說:「菩提心珍寶,未生令生起,已生不壞失,更輾轉增長。」

《入菩薩行論》的前三品就是幫助我們生起還未生起的菩提心,第一品是講說菩提心的利益,第二品是講說為了幫助我們淨除罪障的懺悔品,第三品是講說發菩提心。這三品的宗旨就是讓我們未生起的菩提心能夠生起。接下來的三品就是幫助我們生起的菩提心不要壞失,第四品〈不放逸〉,是講說已經生起的菩提心,就要小心保護,不要讓它壞失;第五品〈護正知〉,講說戒律的學處,是戒學;第六品〈安忍〉,是講說對治菩提心很容易遇到的違緣跟障礙—瞋心。這次課程不講前三品,而是從第四品〈不放逸〉來對已經生起菩提心的人講說,它非常重要,能幫助我們已經生起的菩提心不壞失。

生起菩提心之後,不壞失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不放逸。在座有的人可能已經生起了菩提心,有人的可能還不知道什麼是菩提心,還沒有生起菩提心,這都沒有關係,因為不放逸對兩者都很重要。進入佛門後,無論有沒有生起菩提心,但有一念想要入門找方法的這樣的心,想修持佛法的心,本身就是非常難得的。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就沒有了,所以,任何時候為了要保護這一念發心或菩提心,或想保護你想修道入門的心,都是需要不放逸這樣特殊的方法,幫助我們能持續的堅持下去。因為這樣的心很細微,可能碰到一些因緣,一下子就變了、沒有了、消散了,甚至變成一個壞的心念,這時候不放逸都非常重要。第四品的〈不放逸〉最重要在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第四品分為幾個大綱,第一是要思惟菩提心的利益,也就是行持菩提心的必要性,思惟後而不放逸。第二是要思惟暇滿難得的人身是非常難得的,而且能夠聽聞佛法等等的因緣能夠具備,這是很難得的,因此要不放逸的修持,不要浪費了這樣的機會。第三是思惟煩惱是什麼?思惟煩惱是該斷除的,以及煩惱會造成的問題,因此我們要不放逸。以下開始解說偈頌。

菩提心,修持的開始


創古仁波切

⊛佛子,承擔如來家業者

第1偈:
佛子既如是,堅持菩提心,
恆勤勿懈怠,莫違諸學處。

佛子的意思就是當你發起一念想要修學佛法,想生起菩提心,或者只是對佛法生起信心,這些本身都是非常難得的,因此念而稱名為「佛子」。因為佛子在未來是可以成佛,繼續如來的家業,承擔佛陀利生的事業。「佛子既如是」就是已經生起菩提心或是已經要入門的,就要堅持,無論是入門的那一念修道的心,或是菩提心,都應該要堅持下去。因為每個人的發心會有所不同,這裡所要堅持的,指的是菩提心,因為最殊勝的就是菩提心,就是成為菩薩的發心。

或許你只發一個心念是「我要出離輪迴」這樣小乘的發心,或是你僅僅只是對因果生起了信心,這也是小乘的一個重要發心。對因果生起信心,就是知道止惡行善的重要性,知道造惡會落入不好的結果,得到痛苦,知道行善會得到善道。但是,「相信因果」本身的心也是很脆弱的,它可能一下子又忘失了。所以,這裡所要堅持的菩提心,包含了很多微細的發心,但是無論大小的發心,或許只是小小的「我要學佛」,或對佛法生起信心,這樣難得的心,都應該要堅持。

要如何堅持呢?就是後兩句談到的「恆勤勿懈怠,莫違諸學處。」也就是隨時都要提醒自己思惟這些內容,不放逸,而且隨時都要「莫違諸學處」,要知道什麼是因果,什麼善是應該做的,每天要檢討今天的善是不是做到了,做到了就生起歡喜心,今天是不是做了一些不該做的惡,做了就要懺悔。這些等等都是每天要不停思惟,恆常勿懈怠的去做,這就是不放逸最主要的意思。菩提心具備兩個部分,也就是說兩個條件都具備了才能稱為菩提心。第一部分是利他的心,第二部分是成佛的心,這就是菩提心的兩個重要定義。「利他的心」是指有發心想要幫助一切的眾生。為了利他,自己要先具備什麼呢?要先能夠想要修持佛法,自己要能夠修持佛法,真的成就佛道,才能真正的利益他人。「成佛的心」是自己有想要成佛的心。因此,當你有想要利他還有想要成佛的心時,這才是菩提心。

當我們進入佛門,真的生起想利他也想要成佛這樣的菩提心時,這首先就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但是生起菩提心後,修持才真正的開始,而這個過程並不容易,因為可能會遇到許多障礙、困難,很多時候可能會有一念想「算了吧,我做不到,我不太可能利益眾生,也不太可能成佛,還是過我的日子好了」,這樣的想法就不行,因此,《入菩薩行論》談到我們要不放逸,也談到要正知,這都是在不斷提醒自己,那個微小的發心,要不斷的思惟、培養它,尤其是要隨時觀察自己,當你有一念想「算了,我做不到」「不想再幫助眾生」或是「我不可能成佛」等等這樣的心生起時,要隨時覺察它、觀察它。

⊛開始的觀察很重要

第2偈:
遇事不慎思,率爾未經意,
雖已誓成辦,後宜思捨否。

這偈主要提醒我們的是要隨時觀察,在入門想學佛之前,要謹慎的觀察,否則最後會發現很輕易的就開始學習,之後才後悔,因此最開始的觀察很重要。有一個故事說有一隻兔子很容易受到驚嚇,只要聽到「加」這樣的聲音,就會嚇到。在湖邊有一棵樹,小兔子正在樹下睡覺時,突然一枝樹枝落到湖面上發出了「加」這樣的音時,正在睡覺的小兔子嚇醒過來,看也不看的就嚇得拔腿跑,途中遇到另外一隻動物問牠:「為什麼跑得匆匆忙忙?」小兔子就跟牠說有一個「加」的東西很可怕,另一隻動物聽了也害怕得跟著跑,後來變成路上整群的動物都在跑。最後,這群動物碰到一隻獅子,獅子就問:「為什麼你們都在跑?」動物們就說有一個「加」的東西很恐怖。獅子這時卻很穩定,跑去湖邊看,才發現其實只是樹枝掉到湖面發出的聲音。

這個故事的意思就是,當你想要進入佛門,想學習方法,不要輕易,也不要隨便,更不要別人怎麼說就跟著走,要非常穩重的自己去思惟、觀察。這也是指一般人常會遇到的狀況,很多時候要開始一件事,也沒慎思,也沒有好好考慮,輕率、不經意的就發誓要這麼做,後來就會後悔到底要不要繼續下去。這就是一般人的狀況,不做任何的判斷,輕率的就進入佛門,或人云亦云的就跟隨走了。還有另一種情況是有做了一點點的觀察,大概考慮了一下就進入了佛門,但這都還是不夠的。

⊛入門後,仍要不斷思惟

第3偈:
諸佛及佛子,大慧所觀察,
吾亦屢思擇,云何捨誓戒?

我們現在所跟隨的事,入門也好,學習佛法也好,這是佛陀親自經驗、觀察與實證過,知道能夠利益眾生而說出的口訣,所以它不是隨便與輕率的事,是佛陀經過觀察才做的。那是不是只有佛陀才做觀察呢?還有佛子,也就是菩薩們也都是思惟觀察過,知道佛法這麼好,這麼重要,然後進入修持。如果我們舉的是一般人或愚笨的人來學習佛法的例子,這種可能就不值得參考,但我們說的都是一些大菩薩、佛陀這些大智者,他們做過觀察了,實證真的有效、有結果的,是正確的方法,所以說「諸佛及佛子,大慧所觀察」。

那是否因為佛陀、菩薩觀察、學習過佛法,你就進入佛門了呢?也不是,應該要「吾亦屢思擇」,自己也要不斷的去思惟佛經的道理,邏輯通不通,內容對不對,菩薩與後代論師所說的內容到底合不合理,或是我們現在所學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的內容到底合不合理,自己要不斷的去思惟、觀察,「屢思擇」就是要再一次的去思惟,因為很重要,所以說兩次,因為學習佛法不是輕率就進入的事,要生起菩提心或學習佛法,都應該是自己不斷去思惟,一次一次的思惟內容而進入去學習的。因為是佛陀觀察過了,你知道佛陀是如何觀察與如何去做的,再加上你自己的學習跟觀察、思惟後,才決定要入門。如果你有這樣的過程,「云何捨誓戒?」你的發心或是生起的菩提心,就不會輕易改變,因為你是次第的觀察後而學習到的。這樣才是入門應該要有的心態,這樣你的誓言也才不容易捨棄。

⊛捨棄誓言是欺騙有情

第4偈:
若誓利眾生,而不勤踐履,
則為欺有情;來生何所似!

生起菩提或學習佛法、利益眾生,都是你經過慎思後所做的決定,但這麼重大的決定,如果你捨棄了,會不會有什麼問題?是會有問題的,這麼重大的誓言,如果你違背了是會有過患的。

如果你發誓為了利益眾生修持佛法,或生起菩提心,後來遇到一些因緣,可能改變了想法,「我不想學習佛法」「我要丟掉這一切」那等於是捨棄了你的誓言,這樣的情況就像你曾經答應過要幫助這些人,卻沒有兌現,沒有真的這麼做,等於就是欺騙了這些有情眾生。這樣會得到怎樣的果報呢?「來生何所似」就是一定會有果報,一定會領受到苦報的。

⊛小心!布施若反悔了會⋯⋯

第5偈:
意若思布施,微少凡常物,
因慳未施與,經說墮餓鬼。

如果有一天你想給予他人一個東西,可能只是凡常的一件衣服或物品,數量也很少,但因為你吝嗇小氣,結果還是不給了,經典說光是這樣的舉動,就會墮入餓鬼道。這還只是指一般要布施的東西,如果是發起了菩提心,結果沒有去實踐,甚至違背了你的菩提心,這個罪惡是更大的。

⊛反悔,就是一種欺騙

第6偈:
況請眾生赴,無上安樂宴,
後反欺眾生,云何生善趣?

如果你發心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幫助眾生得到無上安樂的佛的果位,已經把大家請來了,卻沒有真正利益他們,等於是欺騙眾生。如果是這樣,怎麼可能投生到善趣。因此,觀察後所做的決定或發心,尤其是菩提心,決定之後就一定要好好的堅持下去。

可能我們會聽過一些經論或公案說,曾經有人發了心,但最後也過得不錯,也成就了果位,這是接下來要說的:

⊛業力因果,只有佛知

第7偈:
有人捨覺心,卻辦解脫果?
彼業不可思,知唯一切智。

有人捨棄了菩提心,為什麼最後卻達到了解脫的果位?這是過去發生的一個公案,是指在佛陀時代得到二乘果位的行者舍利弗。舍利弗的過去生曾經發起菩提心,但天魔化現的婆羅門來到他跟前時,要求舍利弗把右手給他,當時舍利弗就用左手把右手切下來遞給那位婆羅門,婆羅門看到舍利弗用左手給他,就說你的左手是髒的,我不要左手給的東西,就把舍利弗的右手丟掉走了。當時舍利弗看到了覺得很灰心、沮喪,便捨棄了菩提心。

那為什麼舍利弗到了佛陀的時代,還能成就二乘的果位呢?這就是「彼業不可思,知唯一切智。」這樣業力因果是不可思議的,知道的只有一切智—佛。舍利弗為什麼能成就果位呢?我們之前說菩提心具備兩個部分,一是利他之心,一是成佛之心。過去生的舍利弗是捨棄了菩提心中的利他的心,但想要成佛的心還保留著,所以到了佛陀時代,他還是能修持,但他就只成就了小乘這樣的果位,而沒有成就大乘菩薩的果位。

⊛捨棄菩提心最嚴重

第8偈:
菩薩戒墮中,此罪最嚴重;
因彼心若生,眾生利將損。

如果我們生起菩提心之後,生起「我做不到」,「不想再修行佛法」,「不要有菩提心」,「不要幫助其他人」這樣的一念心時,罪業是非常重的。有一種說法是當你領受菩薩戒之後,就有許多戒律跟學處是不能違背的,而如果違背其中的菩提心戒,罪業是最重的。捨棄菩提心,就是即便生起一念「不想修行佛法了」「不想利益他人了」的心,對菩薩來說,就是最重的墮罪。

菩薩戒的墮罪中,最嚴重的就是捨棄菩提心,因為是捨棄了利他的心,而眾生的利益將會損失。因為不想利益他人,也就不會想幫助他人,使得本來可以得到幫助的,沒有得到幫助。這裡的菩提心還可分為「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願菩提心」的意思是我「想要」幫助眾生,可以說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為有想要幫助眾生的心,才會有「行動」的「行菩提心」,才會以六度的行誼去真正的幫助眾生。因此,如果生起「不想幫助眾生」的一念,是連願菩提心都沒有了,那也不可能去利益眾生。「因彼心若生」意思就是不想幫助眾生的心若生起,「眾生利將損」。

⊛千萬注意,不要障礙了別人的菩提心

第9偈:
雖僅一剎那,障礙他人德,
因損有情利,惡趣報無邊。

發菩提心本身是一件大功德,同樣的,如果障礙了別人生起菩提心,罪業也是非常重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可能障礙了其他原來會得到幫助的人。如果我們只是一剎那的時間,障礙他人生起菩提心,因為我們也間接等於傷害了其他未來可能得到他幫助的人,所以會得到很大的惡業。

⊛捨棄菩提心是毀壞一切有情的安樂

第10偈:
毀一有情樂,自身且遭損,
況毀盡空際,有情眾安樂。

捨棄了菩提心,過患是很大的。如果我們殺害了一個動物,可能現世或來世就會落入到惡道,這是很重的罪業。而如果菩薩具有菩提心,但又捨棄了菩提心,生起不想學佛、不想幫助眾生這樣一種顛倒的心,等於是毀壞了一切遍虛空有情的安樂,所以罪業是更大的。因此,要隨時提醒並觀察自己,有沒有生起不想修學佛法,或是不想利益眾生的心,這時就要特別的注意跟謹慎。

⊛浮浮沉沉是浪費時間而已

第11偈:
故雜罪墮力,菩提心力者,
昇沉輪迴故,登地久蹉跎。

菩提心的功德很大,但如果想「我的菩提心現在毀壞了,也造業了,沒關係,我再生起菩提心,因為菩提心有力量、有功德,就能把之前的罪業抵銷!」偈頌說這樣是沒用的,這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是在蹉跎自己的時間而已。如果一個人是間雜著一下子毀壞了菩提心,墮罪很重,但接著又生起菩提心了,這樣不斷沉沉浮浮,最終只會是不斷在輪迴中沉淪,是很難能夠成就佛果的。

寂天菩薩
堪布達華

⊛刻意練習,一定做得到

第12偈:
故如所立誓,我當恭敬行;
今後若不勉,定當趨下流。

曾經發的誓言,或是想要修持佛法,生起菩提心,立了誓就應該恭敬不放逸的去保持。你可能會懷疑自己到底做不做得到呢?不要灰心,你是可以做到的,習慣成自然,一件事只要每天不斷持續去做,習慣了就會變成容易的。我們每個人很自然的都在養成習慣,只是我們都在養成壞習慣,很自然、輕鬆、輕易的就做壞事,所以,壞習慣也是養出來的。菩提心的練習是一個好的習慣,如果每天不斷的提醒自己,要利他、要成佛、要生起菩提心,不斷的這樣提醒,就能養成好習慣,這是可以做到的,也不容易會去捨棄戒律的。

要不斷的維持菩提心,同時各種行持、學處、法門也要不間斷的去練習,學習。這句「今後若不勉」要特別強調一個字,就是「今」—當下。當下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每一刻,每個當下都非常的重要。原因是你可能對佛法生起了一點信心,生起了菩提心,想要修持,想要真的入門,這一念心真的非常非常難得。如果現在生起這念的心,不好好把握,不好好修持,以後再修就來不及了,因為可能就會繼續沉淪下去。因此,要在當下修持,是很重要的。「定當趨下流」下流是指如果不好好修持,可能就會從人道到畜生道,再到餓鬼道、地獄道,不斷往下沉淪。現在想要修學佛法,或生起菩提心,或找到某種修持方法,就是現在要做。現在得到了人身,就應該好好的行善,該做的就去做,而不應造惡或做相違背的事,這樣的話就會投生惡道。如果投生為動物,也沒有辦法學佛法,可能繼續造惡,最後又到地獄。學習佛法就是當下,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要去把握。

⊛別只妄想佛來救你

第13偈:
饒益眾有情,無量佛已逝;
然我因昔過,未得佛化育。

有些人可能會有僥倖的想法,如果今生不努力或違背了誓言落入惡道,佛菩薩會來救我的,佛菩薩的化身很多,他們應該不會看我一個人受苦而不救我吧。如果有這樣的想法,這個偈頌是告訴你別妄想了,的確有無量的諸佛,但是問題應該是出在自己身上,如果自己還是依照過去的習氣造惡,就更沒有機會得到佛的教化。佛可能出世了,甚至你見到了,也聽到佛法了,但問題就在於自己的過錯,可能還沒有真的生起信心,沒有好好觀察,或是生起信心得到法門而沒有好好繼續去修持,有時動機又沒有了,又變成不好的動機,就算有很多佛出世,但因為自己的因素,卻沒有得到任何的利益。

⊛不要等待,當下就要開始修持

第14偈:
若今依舊犯,如是將反覆,
惡趣中領受,病縛剖割苦。

我們可以再繼續思惟,如果現在還是一樣,不肯好好修持,這樣會投生到惡道中,並且經驗各種地獄、餓鬼道這些病縛剖割的苦。

以上的偈頌都是告訴我們,如果立了誓言而不做,會有怎樣不好的結果,這也是提醒我們該如何思惟。如果知道有不好的結果,現在就要謹慎,要不放逸,不散亂,幫助你提起正念,這是非常重要的事。不放逸是指動機要隨時不放逸,不能捨棄菩提心,再來行為上也要不放逸,利益眾生的行為都應該要去做,不要造各種的惡行。很多人會有一種延遲的想法,會想「是的,我想要修持、行善,止息我各種不好的習氣、負面的煩惱等等,但是明天再說吧,因為今天比較忙,有事情,之後有時間我再做佛法的修持。」這樣想就真的蹉跎了,浪費了你的時間,事實上這也是你修持上的一種障礙。很有可能你在這樣的延遲中,就遇到了一些惡緣,後來的因緣,就把你帶到了一個不對的方向去。希望大家要好好把握當下的修持。「若今依舊犯,如是將反覆」就是說今天、當下、現在修持是很重要的。

難以想像的珍貴



創古仁波切

⊛你已具備了自他圓滿的完美條件

第15偈:
若值佛出世,為人信佛法,
宜修善稀有,何日復得此?

我們要想現在是非常難得的時間點與因緣,首先是我們自己具備很好的條件,佛法講暇滿難得的人身,也就是各種有空暇、圓滿的條件都要具備了。在五種他圓滿中的第一個條件是指佛出世,這個因緣要具足是不容易的,經典裡也談到並不是一直以來都有佛出世,有的時候是沒有佛出世,因此不會有佛法流傳在世間。我們現在的這個時劫,剛好釋迦牟尼佛誕生了,我們也剛好投生在這個時劫,如果佛沒有出世,我們根本也沒有機會接觸到佛法,而這樣難得的因緣被我們碰上了,所以我們要有一種難得的心,要珍惜,不要浪費時間。

但是只有佛出世這樣就夠了嗎?還不夠,經典上說有一些佛雖然出世但不會說法,釋迦牟尼佛出世,在世間成道,成道之後原先也並沒有想要說法,有一首偈言大意是說當時佛陀認為這樣一個離戲甚深的法,如果跟很多人講,大眾是聽不懂的,所以還不如在林中繼續去修持,所以不會講法。後來,佛陀答應梵天跟帝釋天的祈請,才為人世間的眾生說法。偈頌說「若值佛出世,為人信佛法」,就是說我們碰到了佛出世而且還有佛說法,這兩點是非常難得的。

佛陀出世與佛陀說法,這是五種他圓滿中的兩種,能遇到這兩種已經是很不容易了,但遇到了我們就有因緣接觸到佛法嗎?不一定。有可能遇到的是剛好佛法興盛時,也有可能遇到的是佛法衰敗時。如果是佛法衰敗時,我們也沒有辦法接觸到佛法,因此第三個條件是因為佛法還是很興盛,所以你還可以學習到佛法。第四個條件是自己如果沒有想要修持或跟隨,這樣也是不夠的,也是無法進入佛門的。所以,第四個條件是有要跟隨佛法的修行者還存在著,包括自己也有心想要修學佛法,這樣才有可能接觸到佛教。具備了上面四個條件,自己就有機會學佛了嗎?不是的,還要有第五個條件有善知識、有老師,能夠帶領你,給予教學,才有可能學習到佛法。以上這五個外在的因緣本身要圓滿,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一定要這五個條件的圓滿我們才有可能修持,而現在我們已經具備了這五個條件,真的就要好好把握當下,好好修持。「若值佛出世」雖然只有一句,但包含的是五種他圓滿的內容。「為人信佛法」說的是五種自己要具備的圓滿之一,就是要對佛法生起信心。五種自圓滿的第一個是自己得到人身,投生為人是能夠學習佛法的所依。第二個是投生在中土,就是指投生在佛法興盛的地方,而沒有投生在邊地—沒有佛法的地方。第三個是五根具足,有的人可能心智有問題,愚痴或瘋狂等等,而我們並沒有心智有問題,我們的五根是具足的,所以能夠修持佛法。但是,這樣還不夠,第四個是要業際不顛倒,就是指所謀生的職業是不顛倒的,顛倒的業際指的是獵人或以殺生為業的工作,這樣也是很難修學佛法的,所以我們也有了不顛倒的業際。第五個就是偈頌提到的「為人信佛法」要對佛法有信心。我們說就算以上四個條件都圓滿,但如果對佛法沒有興趣,沒有信心,那也無法學習佛法。如果這樣自身思惟一遍,自己現在能學習佛法,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機會。接下來說「宜修善稀有」,是指具備自他圓滿,就是非常適宜去修善的時候,而且是非常稀有難得,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機會。「何日復得此」是如果還要再考慮,之後才想修,那時能不能具備這十種圓滿,是不一定的。

⊛一念蹉跎,無常來襲

第16偈:
縱似今無病,足食無損傷,
然壽剎那逝,身猶須臾質。

具備了這樣難得的人身,對佛法也生起信心,也值遇佛出世,就是我們所說的「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但是,我們最大的危險或說障礙,就是懶惰、懈怠、延遲。你還是在過著自己一般享樂的日子,還是放逸著,這是絕對不行的,一定要斷除。

很多人有一種想法是,現在身體很好,不缺東西吃,順緣的條件也都很好,逆緣上也沒有什麼來傷害我,也就是「無損傷」。因為生活美滿,就會有一種想法:「現在不急,過一陣子,身體不好了,遇到什麼問題了再來修學佛法。」往往就1是這樣的一念,在這樣的延遲跟蹉跎中,逆緣就來了。這裡就談到壽命是不一定的,可能你覺得會再活個幾年吧,也有可能剎那間生命就沒有了,所以說「然壽剎那逝」壽命是剎那就消逝的。事實上,我們的身體是「身猶須臾質」是暫時借來的東西,很快死主要來時,就要把身體歸還了。因為壽命是很快就消失了,所以要把握當下去修持。

⊛要再得到人身,沒你想得容易

第17偈:
憑吾此行素,人身難復得;
若不得人身,徒惡乏善行。

我們還有可能會有一個不好的念頭,就是現在得到人身,也接觸了佛法,但我今生不修,反正今生已經接觸佛法了,來世投生為人再修。這也是不可能的。「憑吾此行素,人身難復得」意思是無始以來你還是依據著煩惱行事,還是按照自己的情況,不止惡還是只跟著煩惱走,也不行善,不做任何能累積福德的事,事實上,這樣是不可能再次得到這樣難得的人身的。

相反來說,如果我們現在就止惡行善,來生才有可能投生為人;如果現在按照我們自己的行持來看的話,是不可能再投生為人的。「若不得人身,徒惡乏善行」就是說非旦不可能投生為人,還會造許多惡,不可能有善行,還可能投生到三惡道。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動物,都是充滿貪瞋痴的煩惱,完全不會生起善心。因此,想要止惡行善,現在就開始吧!

⊛等到後悔,什麼都來不及

第18偈:
若具行善緣,而我未為善,
惡趣眾苦逼,屆時復何為?

現在要修持是很重要的,現在就要保持正知、覺知的力量,保持不放逸,好好修持。「若具行善緣」是如果我們具備了自己的圓滿,他境的圓滿,八種有暇,各種暇滿難得的條件具備的時候,「而我未為善」如果我沒有去行善,好好的修持,一昧跟隨著自己的三毒煩惱走的話,結果就是落入到惡趣當中。如果落入地獄道,是充滿各種燒殺的苦;落入餓鬼道,總是在飢渴、匱乏當中;落入畜生道,總是活在愚痴的痛苦當中,不會有智慧分辨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也無法真正的止惡行善。事實上,只要落入惡道,都是眾苦的逼迫,不會有時間去修持。因此,修持是要把握當下的。

⊛一旦入惡道,很難翻身

第19偈:
既未行諸善,復集眾惡業,
縱歷一億劫,不聞善趣名。

就算已經得到難得的人身,但沒有去止息各種惡,也沒有去行持各種善,反而是「復集眾惡業」造更多的惡業,「縱歷一億劫,不聞善趣名」更別奢想投生到善道了,可能連長達一億劫的時間,也不可能聽到善道。因此,把握當下修持是非常重要的。

⊛得到人身的機率難以想像的珍貴

第20偈:
是故世尊說:人身極難得,
如海目盲龜,頸入軛木孔。

佛陀在經典中一再告訴我們,人身是極為難得的。經典中舉了一個人身難得的例子,是大海當中漂浮著一塊木頭,這木頭中間有一個孔,這塊木頭被風吹得往哪個方向也是不定的,這時大海中有一隻烏龜,很久很久才會露出頭一次,如果要烏龜能剛好出現碰到木頭,牠的頭又要剛好穿過木頭的孔,這樣的機率是微乎其微的,而投生為人就是這樣的機率,所以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我們應該要思惟,自己能得到人身,就要好好的把握。得到人身,而不止惡行善,就不可能得到快樂,也不可能消除痛苦,更不可能出離輪迴得到解脫。要如何才能得到解脫?唯有把握當下現在難得的人身,止惡行善,好好的修持,才有可能得到解脫。

⊛一剎那的惡業,無間的痛苦

第21偈:
剎那造重罪,歷劫住無間,
何況無始罪,積重失善趣。

行善要不放逸,如果還造各種罪業的話,我們是無法解脫的,來生要投生善道,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在這裡特別提到各種重罪,指的是不一定要很長時間去造惡的罪,而是指即便只是剎那的造了重罪(指五無間罪:出佛身血、殺父殺母等等),都要「歷劫住無間」,就是很長的時間,都要住在這樣無間的惡道中。但你可能想,我不一定今生有造這樣的重罪,偈頌說「何況無始罪」,是指你可能無始以來,就造了這樣的罪業,因此,要不投生到惡道,都非常困難。我們說了要止惡、要行善,現在不能只是聽過而已,而是現在就要去做到。

⊛惡道,只會讓你越來越沉淪

第22偈:
然僅受彼報,苦猶不得脫,
因受惡報時,復生餘多罪。

有的人還有一種延遲的想法是,「沒關係,我造了惡果報現前,去惡趣領受完,反正有一天又會出來回到善道,以後再修也沒有關係。」偈頌的意思是,因為過去受了惡報,投生到惡道,的確受了苦,不斷在輪迴當中受罪,你想受完之後就會到善道,沒有想得那麼好的,因為你可能在這樣的惡道中又造許多的罪,所以只會一直沉淪,不會如你所想的又可以投生到善道,這是不可能的。

⊛知道卻還不做,是欺騙自己

第23偈:
既得此閒暇,若我不修善,
自欺莫勝此,亦無過此愚。

能夠有機會修習佛法,但卻不這麼做的話,就是浪費了自己的時間,欺騙了自己。我得到這樣難得的人身,也有機會修習佛法時,卻沒有把握這個機會;現在能夠坐下來好好禪修,卻覺得沒關__係之後再修;現在可以去做一些好事,卻覺得沒關係之後再做。現在就能離苦,就能消除煩惱,方法都知道了卻不這麼去做,那就是「自欺莫勝此」,欺騙自己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亦無過此愚」也沒有比這樣更愚痴的事情了。因此,我們要精進的修持。

⊛臨終的痛苦,後悔莫及

第24偈:
若我已解此,因癡復怠惰,
則於臨終時,定生大憂苦。

如果當下不好好修持,之後再後悔就來不及了,臨終的時候,或投生到惡道的時候,這時候才想,那時候為什麼不好好修就來不及了。如果不好好修持,臨終時會有很大的憂苦,所以說我們已經瞭解了人身難得,值遇佛法難得,但還是因為愚痴、怠惰,不肯好好的精進修持,臨終時才會想:「我曾經學到這些,卻沒有去做,反而還繼續造惡。死亡之後,我會經驗到的,是我過去造的惡因,現在必須要面對了。」到了臨終時才開始這麼想,已經沒有任何用處,來不及了,這時一定是「定生大憂苦」。因此,現在就開始修持吧。

⊛地獄是無量的苦跟後悔

第25偈:
難忍地獄火,長久燒身時,
悔火亦炙燃;吾心必痛苦。

我們不僅臨終時會後悔,生前造罪不行善的結果,是來生投生到地獄中,這種無量的苦跟後悔,這時候想再後悔也來不及了。在這樣的時刻,在地獄中不止是燒身的苦,而且這種後悔的痛苦也很劇烈。怎麼樣才能避免臨終時不要後悔憂苦,來生不要落入到地獄中再痛苦的方法,就是當下好好修持。

⊛想想,到底是什麼原因?

第26偈:
難得有益身,今既僥倖得,
亦復具智慧,若仍墮地獄,

我們瞭解到投生為人的難得,也接觸了佛法,但還是不止惡行善,死亡時還是會後悔跟痛苦,來生投生惡道時也會後悔跟痛苦,要仔細想想,到底原因是什麼?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有機會卻不努力去做?我們必須不斷去思惟,為什麼知道這樣的因果關係,卻不去做,甚至預知到自己的未來,知道結果會是什麼,但還是不死心,原因到底是什麼?這是要我們要去觀察的。偈頌告訴我們應該再次想一想,我們為什麼會這樣子?我已經得到了「有益」暇滿的人身,而且這個人身不是我很努力去得來的,想想也是很僥倖得到的,就是過去積了一點善,讓我今生投生為人。再來,我也具備了智慧,對佛法有信心,進入佛門,為什麼最後結果還是墮入地獄裡?我們應該要開始這樣去想。

真正的敵人是煩惱



創古仁波切

⊛是什麼控制了你?

第27偈:
則如咒所惑,令我心失迷;
惑患無所知,何蠱藏心耶?

如果我們得到人身,還墮入地獄的話,難道是因為我被別人的咒術所迷惑了?還是我自己的心迷失了呢?到底是什麼原因?既然已經看得到,也預知自己結果是什麼,卻還不死心,一定是什麼東西把我迷惑住了,我才不肯在當下現在就好好去修持吧。「何蠱藏心耶」是什麼東西控制了我,讓我應該現在就要照顧好自己,應該現在就要引導自己去修持,斷除煩惱,去行善,卻沒有這麼做,到底原因是什麼?我們要如此去修、去想。這樣想完之後,要知道對治的方法就是必須要不放逸的去降伏自己的煩惱,不要被這種煩惱所拖延、所牽引。

⊛無形的敵人,卻能奴役你

第28偈:
貪瞋等諸敵,無手亦無足,
非勇非精明,役我怎如奴?

到底是什麼東西藏在我們心中,蠱惑了我們,那個東西是什麼呢?就是「貪瞋等諸敵」,是我們心中各種的貪瞋痴煩惱。是什麼讓我們延遲了,浪費時間了,走到錯的道路了?並不是我們外在的敵人,而是我們心中的貪瞋痴的敵人。再想想,我們心中的各種煩惱,從生理上來講,這種煩惱是無形的,是「無手亦無足」,既沒有手,無法來打我;也沒有腳,無法來追我。從心理上來講,煩惱是「非勇非精明」,它也不是很勇猛的,也不是很精明的,但是「役我怎如奴?」怎麼會我還被它所奴役著,被它所蠱惑了,而不在當下好好修持,既看到結果也不努力去改變呢?這一定是自己心中的煩惱所造成的。

⊛煩惱就住在我們心中

第29偈:
惑住我心中,任意傷害我,
猶忍不瞋彼,非當應訶責。

我們要去觀察煩惱,它沒有手,沒有足,又不是精明的,怎麼可能奴役我呢?如果我們再去觀察這樣一個好像控制著我們的煩惱,到底在哪裡?是不是在外面有一個好房子,偶爾來到這打擾我、干擾我、誘惑我?並不是的。那它住在哪裡?「惑住我心中」,它就住在我的心裡面。事實上我們要再想一想,我都給煩惱房子住了,怎麼樣也要對我們好一點,不是嗎?但卻剛好相反,煩惱還「任意傷害我」,這實在太不合理了。我給了你住的地方,你竟然還對我不好,這實在是忍無可忍的。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要很生氣的,我都給煩惱住的地方了,結果它還這樣來傷害我,讓我得不到快樂,讓我經驗到痛苦,還在我的心中不斷的來傷害我。

那麼,我們應該要對誰瞋恨才對呢?應該要對我們的煩惱來瞋恨,因為這實在是太不合理的一件事,但是卻相反,我們卻「猶忍不瞋彼」,讓傷害我們最多的煩惱住在我們自心,卻還忍著它、任由它、放縱它。這種忍是最不可得,最糟的,而且不會為你帶來任何好的結果,實在是「非當應訶責」應當訶責,不應該做的一件事。

⊛外在的敵人,頂多傷我命

第30偈:
縱使天非天,齊來敵對我,
然彼猶不能,擲我入無間。

住在我們心中的煩惱,我們真的是不能再忍受了,因為對我們的傷害真的是非常大,甚至比任何世間外在能造成的傷害都更大。這裡說就算天人、非天,各種世間外在的敵人,如果來聯合大進攻,來傷害我們,再怎麼傷害,頂多殺了我們的性命,讓我們感受到很多痛苦,但是他們都沒有辦法把我們丟到無間地獄當中,這是不可能的。

⊛內心的敵人,帶我入地獄

第31偈:
強力煩惱敵,擲我入獄火,
須彌若遇之,灰燼亦無餘。

煩惱的敵人卻非常有力,甚至比天人都還厲害,它能「擲我入獄火」,把我帶入到地獄中,受到地獄火的痛苦。經典形容地獄的火有多恐怖呢?地獄的火剎那間就能燒盡龐大的須彌山。煩惱的力量,真的是非常大,而這個煩惱在哪裡呢?就在我們的心中,就住在這裡。

⊛煩惱是活得最久的敵人

第32偈:
吾心煩惱敵,長住無盡期;
其餘世間敵,命不如是久。

這樣住在我們心中的煩惱,它傷害我們的時間有多長呢?「長住無盡期」,是非常長的。其他世間的敵人,再怎麼說都有生命的周期,會消失、沒有了,不像無始以來跟隨我們的煩惱,就住在我們的心中。因此,我們真的是對它不能再忍了,不可以再放逸了,應該當下就要努力去斷除煩惱。因為我們已經觀察了貪瞋痴的煩惱會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傷害,而且它已經住在我們的心中太久了,我們不能再忍受它了。那這樣的煩惱可以被斷除嗎?是可以的,而且是當下就要去面對、去斷除的。如果你用了方法,其實要斷除煩惱,並不困難的。那要如何斷除煩惱呢?

首先要認識煩惱是很重要的,因為障礙我們修行的因就是煩惱,障礙我們利他的也是煩惱,都是在我們自心上的煩惱,因此,這是我們要認識而且要斷除的。煩惱也是讓我們沒有辦法得到真正快樂的障礙,讓我們無法離開痛苦的原因,而對於煩惱我們真正的問題是,我們不知道也沒有認識到煩惱是什麼,更不知道它是該斷除的,正因為沒有認識,所以也不會真的去斷除煩惱,這也是我們一直在輪迴中無法出離,無法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的原因,也是讓我們一直活在自己的負面情緒、煩惱當中,無法抽拔出來的結果。因此,認識煩惱真的非常重要,是我們一定要斷除的。究竟來講,如果不斷除煩惱,不僅自利沒有辦法達成,利他也更是沒有辦法達成的。接下來的偈頌就是在教我們如何認識煩惱,而且要知道煩惱是真正要消除的敵人。

一般來講,斷除煩惱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初學者的方式。初學者透過暫時的降伏去壓制煩惱,隨著初學者慢慢修持、熟悉、進展後,就進入第二種登地菩薩的方法斷除煩惱,這種方法能讓煩惱根除,而不是暫時的壓制。

初學者的方式,幫助我們認識煩惱、壓制煩惱。煩惱總是跟我們在一起,生活中也總是生起各種煩惱,但是因為我們不認識煩惱,不知道那是煩惱,換句話說,是沒有認出它,而不自覺的就被它所影響、牽引。初學者要對治煩惱,首先就是要知道它,認識出煩惱,而且要知道它會造成什麼問題,接著要將它視為如仇敵般的去對治它。這個斷除煩惱的方法,就是聽聞跟思惟。我們要不斷的聽聞佛法,同時進一步的思惟佛法,瞭解什麼是煩惱,聽聞與思惟的智慧生起,就能對治煩惱。認識煩惱首先要知道它並不是短時間造成而變嚴重,它是長時間造成的問題;第二要知道煩惱造成的不是小小的問題,是造成很嚴重的問題;第三要知道煩惱是不可依止的。

先談煩惱是長時間造成的。很長時間讓我們得不到快樂,而且得到很多痛苦的,都是煩惱,而且一直的影響了我們。再來說煩惱造成的問題不是很小,而是很大的問題,我們之所以在輪迴中、在三惡道中無法出離,無法究竟成佛,都是因為沒有去面對、斷除煩惱。我們說修行很重要,就是要去聽聞跟思惟佛法,這樣就會有一種智慧,有一種很殊勝的心生起。殊勝的心就是至少你認識了什麼是煩惱,而且會有想要斷除煩惱的心,也可稱為見到了煩惱的一種智慧。這是不容易的,這是一個殊勝的心,有了這種心你才能壓制煩惱而不跟隨它。

⊛不可依止煩惱

第33偈:
若我順侍敵,敵或利樂我;
若隨諸煩惱,徒遭傷害苦。

這偈談到的是煩惱是不可以依止的。世間的敵人或仇敵可能會造成你的瞋心,但再怎麼都無法造成再大的傷害,頂多讓你失去性命,而這些敵人還是可能會改變,最終可能成為朋友。「若我順侍敵,敵或利樂我」就是說世間的敵人,有時你為了調伏自己對他的瞋心,或對朋友的貪心,可以修持忍辱或利他,當他害你時試著不要以牙還牙,試著以善的心回報他,這樣善的舉動會讓對方慢慢有些改變,他可能也不再傷害你了,可能也被感化了。這就是修持安忍利他。如果你能「順侍」這些敵人的話,他雖然傷害了你,但你還是儘量去幫助他,事實上「敵或利樂我」他也可能成為你的朋友,不會永遠是敵人,他會改變的,或許還能成為互助互惠的好朋友。但是,煩惱是完全不一樣的敵人,它不可能會像外在的敵人那樣有一天會變成朋友。

內心煩惱的敵人是「若隨諸煩惱,徒遭傷害苦」,如果你再不面對內心的煩惱,好像要跟它當朋友,越是這樣放縱跟它交朋友,你會發現煩惱變得越重,煩惱重就造作各種的惡業,更落入痛苦中,受更多的苦。因此,煩惱是絕不能去放縱,也絕不能去依止的。

⊛煩惱不除,心無法安

第34偈:
無始相續敵,孳禍唯一因,
若久住我心,生死怎無懼?

煩惱是我們最要面對的敵人,也是最危險的敵人。我們要見到它、認識它,就從三個方面來認識:第一煩惱會造成長久的傷害;第二煩惱會造成很大的傷害;第三煩惱是絕對不能依止的,只要放縱它、任意它,絕對會帶來更多的痛苦。由於這三個原因,我們要知道,要很認真去面對自己的煩惱,不然就會在輪迴中,永遠無法心安,總是充滿恐懼,快樂是一刻也都得不到的。「若久住我心」指的就是這樣一個無始相續的敵人,造成問題的一切根本—煩惱,它長時間以來存在,又孳生很大的問題。因此,我們不能放縱這樣的敵人久住我心當中。讓我們落在輪迴中,無法出離,總是障礙我們成佛的,唯一的原因就是煩惱,因為煩惱長存在我們心中,我們心中便永遠無法心安。

⊛煩惱就像獄卒

第35偈:
生死牢獄卒,地獄劊子手,
若皆住我心,安樂何能有?

這樣的煩惱就好像獄卒,總是看守著你,不讓你從監獄中出來,不讓我們從生死輪迴中出來。不僅僅是如此,它又像地獄三惡道中的劊子手,總是製造很大的痛苦,造成我們很多的問題,這樣的煩惱「若皆住我心,安樂何能有?」如果不試著剛開始壓制它、認識它,更進一步去實修、根除它,我們是永遠不可能得到安樂的。

⊛一位真正的勇士在煩惱斷除前都要精進不懈

第36偈:
乃至吾未能,親滅此惑敵,
盡吾此一生,不應捨精進。
於他微小害,尚起瞋惱心,
是故未滅彼,壯士不成眠。

對於造成這麼大的問題的煩惱,這麼危險的煩惱,我們要帶著怎樣的心去面對?怎樣修持呢?無論如何一定要做到自心有一種感覺說「嗯,我這個煩惱斷除一點了」「我做到了,還不錯了,有一些進步了」直到這樣的認知生起之前,都不能捨棄精進,都不能放棄要斷除煩惱,一直要帶著這樣不放逸的念頭去修持。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因為世間上有一些小小的敵人,就讓你有時候氣到晚上睡不著,想著怎麼才能消除它,但事實上真的要讓你睡不著,生起瞋心的,應該是你內心的煩惱才是。一位真正的勇士是要直到煩惱斷除前,都要精進的去努力,甚至無法入睡的。因為你知道斷除煩惱有多大的好處,能幫助你出離輪迴,得到遍知的佛果,這麼重要的事,為什麼我們不努力去做呢?因此,我們應該要精進不放逸。

⊛要有如上戰場的決心,消滅煩惱

第37偈:
列陣激戰場,奮力欲滅除,
終必自老死,生諸苦惱敵。
僅此尚不顧,箭矛著身苦,
未達目的已,不向後逃逸。

我們在修持面對煩惱時,常遇到的障礙就是害怕了、退縮了,然後就放棄了。這是比喻我們面對一些世間的敵人,可能會用盡各種方式想消滅他,甚至會帶著誓死的決心,在這個敵人不消滅之前,一定要想盡辦法消滅。就好像在戰場,你想要消滅的敵人一樣。事實上,你不用去消滅外在的敵人,因為「終必自老死」,他有一天自己會老、自己會死,所以根本不需要你費力去消滅,而且這樣的敵人會「生諸苦惱敵」,在面對老死病痛時,事實上還值得你的悲憫,生起悲心,所以不需要急著消滅他。

對世間會自己死亡又值得憐憫的敵人,我們還一心一意的要消滅他,甚至會冒著箭矛傷害的痛苦,還有自己生命的危險,也要殺了敵人。外在的敵人,我們即使知道他有一天會死,也會痛苦,但在你沒有達到目的之前,你都不會逃逸,一心的要消滅他。世間小小的敵人,我們都要如此死命對治他,因此,更要死命不放棄的對治的應該是煩惱。

⊛不要喪志,不要懈怠

第38偈:
況吾正精進,決志欲滅盡,
恆為痛苦因,自然煩惱敵。
故今雖遭致,百般諸痛苦,
然終不應當,喪志生懈怠。

真正要精進的是消除煩惱這個敵人,這個讓我們痛苦的原因,所以我們不要感到喪志懈怠。修行中的確會遇到許多障礙、痛苦,但還是不要喪志,「喪志」是不要因為我曾經那麼努力過,但會覺得怎麼還是這樣,因此又生起煩惱而灰心喪志。不要灰心喪志,要繼續向前走。「懈怠」是覺得我過去做不到,未來大概也不可能了,因此就懈怠了。這兩者都是不能有的,封要努力去對治煩惱。

⊛歷練,使你榮耀

第39偈:
將士為微利,赴戰遭敵傷,
戰歸炫身傷,猶如配勳章。
吾今為大利,修行勤精進,
所生暫時苦,云何能困我?

對治煩惱時,我們會遇到許多痛苦,這是一種歷練,對我們來講都是好的,都是在莊嚴我們,增長功德。對治煩惱首先是能自利,遇到障礙、痛苦,都是在幫助你成長。這裡比喻將士為了小小的利益上戰場,被敵人所傷,在頭上留下刀疤,而覺得很了不起、很厲害,還會跟別人炫耀,像獲得勳章一樣。其實刀疤不代表什麼,只是一道傷痕,但在修行道上遇到對治煩惱的痛苦這樣的傷痕,所生的暫時的苦,不會困住你,反而是你更好的莊嚴,更好的功德。

這裡談的是自利的部分,你在修持斷除煩惱遇到的苦,其實是使你增長,對你有好處的。接著要從利他的角度來看。

⊛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

第40偈:
漁夫與屠戶、農牧等凡俗,
唯念己自身,求活維生計,
猶忍寒與熱、疲困諸艱辛;
我今為眾樂,云何不稍忍?

從利他的角度來看,斷除煩惱遇到的苦,其實是可以利益他人的。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付出,都會遭遇痛苦的,就像漁夫、屠戶、農牧等等,他們造作了這麼大的罪業,還是一直努力去做,就是為了得到真的快樂,為了求活、維生,而願意忍受各種艱辛與痛苦,跟這些比起來,那些痛苦根本不算什麼。為了眾生得到快樂,而對治煩惱所得到的痛苦,相比之下,這種苦也是小的,應該要忍受它。我們在消除煩惱的修持時,都發了為了要幫助眾生的菩提心,我們要帶著這樣的菩提心,看在為了眾生的角度,這些苦都忍得過去,是小苦而已。

⊛立下誓言

第41偈:
雖曾立此誓:欲於十方際,
度眾出煩惱。

前面告訴我們要努力的斷除煩惱,從自利的角度來講,任何痛苦都是莊嚴,都要努力去克服。從利他的角度來講,因為真的要幫助眾生,所以對治煩惱所遭遇的痛苦也要去忍受。但不論是自利或利他,斷除煩惱都是你應該要達成的誓言,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曾立過這樣的誓言,發過菩提心,要幫助眾生出離輪迴。

⊛遇到任何問題,都不應退怯

第42偈:
然我未離惑,出言不量力,
云何非顛狂?故於滅煩惱,
應恆不退怯。

如果我自己沒有斷除煩惱,因為小小的痛苦,而退縮、懈怠,那不是出言不量力,是自己瘋了嗎?因為我曾經立誓,所以不管對治煩惱上有任何的痛苦,遇到任何問題,都不應該退怯。從另外的角度來說,當你遇到問題時,都應該要去克服,這樣最終自利、利他都能圓滿。

⊛要對修持生起貪心

第43偈:
吾應樂修斷,懷恨與彼戰,
似瞋此道心,唯能滅煩惱。

因為自利、利他以及我們的誓言,在修持對治煩惱的路上,絕對不能退縮。總結來說,對治煩惱的修持應該要生起「樂」,藏文的意思是「貪」,要生起貪心,要對於斷除煩惱的練習與修持總是不厭足的,要不斷對修持生起貪心。另外,消除、對治煩惱時,你也要生起對煩惱的瞋心。這樣是不是又生起一個貪心跟一個瞋心了嗎?似瞋的道心並不是煩惱,因為這樣的貪心跟瞋心可以對治煩惱,所以並不算是煩惱。

⊛無論如何,心都不能屈服

第44 偈:
吾寧被燒殺,或遭斷頭苦,
然心終不屈,順就煩惱敵。

無論遇到再大的逆緣、障礙,都不要放棄對治煩惱的修持,要精進、不放逸。甚至是燒殺、斷頭這樣的苦,心都不能屈服。

⊛煩惱斷除,一勞永逸

第45偈:
常敵受驅逐,仍可據他鄉,
力足旋復返;惑賊不如是。

我們可能會有疑問,煩惱有可能真的斷除嗎?會不會做不到,煩惱又生起又回來了?不會的,煩惱只要斷了,它是一勞永逸的,絕對不會再回來的。煩惱跟一般的敵人是不同的,「常敵」指生活中討厭的人、事等等,你可能想盡辦法把他趕走或遠離他,但可能哪一天他養精蓄銳後又會回來找你麻煩。世間的敵人,是沒有辦法真正消滅他的。但是,「惑賊不如是」,我們內心煩惱的敵人並不是這樣的。

⊛煩惱其實不在任何地方

第46偈:
惑為慧眼斷,逐已何所之?
云何返害我?然我乏精進。
惑非住外境,非住根身間,
亦非其他處,云何害眾生?

如果迷惑你的煩惱,能透過智慧斷除,它就沒有力量了,是不會再回來的。它沒有地方可以去,不像世俗的敵人趕走了還是會回來。相對來說,斷除煩惱是更容易的一件事,只要對治了它,以後不會再造成問題。因此,真正最大的問題是「然我乏精進」,是自己一直不精進,所以一直沒有辦法消除煩惱。

以上是斷除煩惱的第一種方式,就是初學者透過認識、思惟煩惱,瞭解煩惱造成的問題,以及斷除煩惱帶來的好處,幫助你壓制煩惱。這是透過聽聞跟思惟的智慧壓制煩惱。接下來第二種斷除煩惱的方式,就是透過實修、修持的智慧而根除煩惱。實修的智慧是你真的了悟空性,了悟萬法並不實存,一切煩惱的本質是空性的,非實有存在的,而安住在這樣的見地中,這就是「修所成慧」由修持而生起的智慧,幫助你了悟空性而根除煩惱。

「惑非住外境」的「外境」是指眼識的對境—色法,耳識的對境—聲,鼻識的對境—香,舌識的對境—味,身識的對境—觸,意識的對境—法。就是我們感官經驗的這一切,要去分析、去觀察,煩惱在這些外境上嗎?並不在。「非住根身間」,接著再觀察煩惱是在身體的五根、六根中嗎?煩惱在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了知法)上嗎?你會發現煩惱也不在這些上。

「亦非其他處」,接著你再觀察,難道是住在你的外境跟你的五根的中間嗎?也沒有的,也不在這中間。當你透過這樣的智慧—修所成慧,直接去體驗、觀察、修持,會發現煩惱它不在任何地方時,你會瞭解到眾生為什麼會被煩惱傷害,就不再恐懼也不再害怕,因為你知道,煩惱、疑惑本質是如惑一般的。

⊛你根本不必受這些苦

第47偈:
惑幻心莫懼,為智應精進。
何苦於地獄,無義受傷害?

當你知道煩惱如夢幻一般,沒有真實性,自然就遠離了恐懼。因此,應該要「為智應精進」,在智慧波羅密(六度中的智度)上去努力,精進的實修。當你有了這樣的體悟之後,「何苦於地獄,無義受傷害?」那時你就會豁然開朗為什麼我無意義的在地獄中受傷害,你才會體會,根本不需要受這些苦的,因為煩惱的本質,根本不真實存在。

⊛聞思後,努力實修

第48偈:
思已當盡力,圓滿諸學處。
若不遵醫囑,病患何能癒?

最後這句偈頌是第四品〈不放逸〉的總結。這一品透過思惟三個部分而不放逸,第一是思惟菩提心的重要,持守菩提心,因此而不放逸;第二思惟人身難得、值遇佛法的難得,因此而不放逸;第三思惟煩惱真的造成很大的問題,一定要斷除,因此而不放逸。思惟之後,「圓滿諸學處」,要盡力的在思惟上、禪修上、慧觀上,戒定慧這三方面不斷去努力,去實修。重要的是你要去做到,才會有利益。如果不實修,不聞、思,是不會有利益的。就像病患看了醫生,拿了藥,也告訴你吃東西要注意什麼,每天要運動、復健等等,如果真的按照醫生的囑咐去做了,按時吃藥,注意飲食,規律運動,自然就會康復。但是,如果得到這些,沒有去做,也沒有去實踐,是不可能康復的。

一樣的道理,我們聽聞到這些知識,也瞭解到煩惱的問題等等,光是知道也沒有用,更重要是實際去練習,去修持。聞、思只是幫助你確認菩提心很重要,確認得到了暇滿難得的人身,確認煩惱不好要斷除,但要去實修,去觀察,才有可能真的斷除煩惱。

(創古仁波切講述之《入菩薩行論》第五品〈護正知〉於下期續刊。)

南無布達

問與答

問──
要認識煩惱,那什麼是煩惱,實在不想為不是煩惱的事煩惱?
仁波切──
一般來講就是貪瞋痴三毒煩惱,再進一步就是五毒煩惱,我慢(驕傲)與懷疑。煩惱會帶來苦果或罪業,如果是善心,就會帶來樂或是善的結果。因此,怎麼判斷什麼是煩惱?如果起心動念的作為,直接對自他造成傷害的,就是煩惱,如果間接慢慢的也造成自他傷害,這也是煩惱。從善與惡的角度來看,直接利益到自他的就不是煩惱,是善的,間接的利益自他也不是煩惱,是善的。可以從有沒有傷害自他,來定義是不是煩惱。

問──
如果煩惱我的小孩,是為他好,所以這個煩惱不是煩惱?
仁波切──
可以這麼說,如果從擔心的角度來講,擔心的詞可好可壞,但從您的例子,就不是煩惱,因為不是帶來傷害。

©Thrangu Dharmakara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