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戒條的力量──堪布格隆次仁解說《大乘布薩律儀》

8個戒條的力量──堪布格隆次仁解說《大乘布薩律儀》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Slider

2019年10月1日至6日,在聖地尼泊爾南無布達,創古文化舉辦為期六天的閉關課程。每日清晨六點到七點,由堪布次仁傳授《大乘布薩律儀》。本文為第三堂課程內容輯錄,講述需要持守的八個戒條及最重要的降伏貪欲的方法。

日期:2019年10月1至6日
地點:尼泊爾南無布達
講述:堪布格隆次仁
藏中口譯:堪布羅卓丹傑
攝影:詹萬星
文字:堪布羅卓丹傑
整編:陳惠珍

調伏心的八個戒條

我們這裡要領受的是大乘布薩律儀,其中有八個戒條要持守,又可歸類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戒」,指的是四個根本戒,也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這是八個戒條當中的前四條。

第二大類是「不放逸」,是指第五個戒條:不飲酒。

第三大類是「禁戒」,藉由禁止某些行為,而保護我們不因散亂而落入煩惱,幫助自己的發心和行為向善,包括:不坐臥高廣大床、過午不食、不化妝、不觀聽歌舞伎樂。

這些戒條主要的用意是幫助調伏自己跟調伏他人。所謂的「調伏」,意思是戰勝了自己的煩惱,也因此沒有人再能夠傷害你,所以說也同時調伏、戰勝了他人。

正語、正業、正命為守護武器

講到調伏、戰勝別人,以動物界來說,我們可能很自然會想到爪子、尖牙、鳥喙或者刺角等等,對人類來說,方法更多了,各種武器、棍棒等等,然而這些都不是什麼好方法,因為別人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佛陀在律典當中說,想要戰勝自己、戰勝別人,或者守護自己、守護他人最好的方法或武器有三個,就是「正語」、「正業」和「正命」。

「正語」就是正確的語言,也就是不說八卦,不說挑撥離間的話,不說欺騙人的話和惡口。第二個是「正業」,意思是身體上的作為要正確,也就是不殺生、不偷盜、還有不淫。第三個方式叫做「正命」,意思是帶著正確的動機和行為生活。很多人帶著狡詐的心,喜歡攀炎附勢,或者用各種欺騙人的手段獲得利益,例如很便宜的東西賣得非常貴,這都不是正命,而是邪命。總之,如果能夠具備正語,正業和正命,就是對於自他最好的保護。

持戒回復心的狀態

我們的心是主人,身體是僕人,所以要調伏我們的心是很重要的,心調伏好之後,身體的行為和語言才能夠正確。經典中常常比喻心就像是水,它沒有特別的顏色,也沒有特別的形狀,換句話說,我們的心是很容易受到影響的,滴入白色的顏料,它看起來就是白色的水,把它倒入一個方形或圓形的容器當中,它看起來就是方形或圓形的。我們的心本來是清淨的,剛出生的時候,我們的心像水一樣無色無狀,沒有貪嗔等等煩惱,但是我們長大後,受到環境的影響,心就變得複雜了。所以調整自心是非常重要的,持守戒律就是一個幫助你調整自心的方法。讓心回復到它原本的狀態,方法就是正語、正業跟正命。

貪為一切痛苦的根本

我出家許多年,一直在戒律上研習,同時也不停的給予這方面的教學。我時常聽到的一個問題,就是一般學生都知道殺生、偷盜、妄語等等是不好的,不應該去做,然而對於要具備清淨梵行,也就是不淫這個部分,大家會覺得,只要不邪淫,也就是有正當的性行為就好,為什麼佛陀對於出家眾,或者在接受《大乘布薩律儀》的在家眾們,會說完全不可以有性行為呢?為什麼正當的性行為也是不好的?

主要是因為佛陀自己在修行的時候,先是六年的苦行,之後在菩提樹下成道,他觀察到輪迴的本質是苦,然後苦的原因是什麼?是貪嗔痴。其中我們最主要受原苦的原因就是貪心,有了貪,我們就會出生,出生後就會老,並伴隨著病痛,最後就會死亡。所以他發現要斷除輪迴的綑綁,就必須從貪開始下手。

佛陀特別提醒,貪心是很不容易察覺。嗔心比較明顯,譬如說一個生氣的人,從他的語言、表情就能知道是嗔心在作用著。但是一個帶有貪心的人,他的表情可能是和顏悅色的,甚至假裝成好朋友,對你噓寒問暖,說要讓你快樂一點。但是那背後貪欲的心,最終會把自他牽引到痛苦的結果中去。

戒貪之路猶如滿月

當我們持守八個戒條當中的不偷盜和不淫戒,就是對治、降伏我們的貪欲。貪欲本身不容易被察覺得到,因此透過可以掌握的行為規範上下手,也就是不去搶奪、佔取別人的東西,就是不偷盜,同時不淫,具備清淨梵行,不讓自己的貪心驅動你。

佛陀用月亮做比喻,他說具有貪著的世俗人,剛開始就像是新月黯淡無光,然後慢慢達到滿月,這在比喻世間人剛開始什麼都沒有,但受到貪心的驅動,開始想要得到東西,之後也都得到了,好像很快樂的樣子。但是接下來,因為不知足和貪心到了頂點沒有多久,也就是滿月過後,又開始走下坡,逐漸變回原來的樣子。

但是一個出家人或者一個修道人,情況剛好相反。他一開始是月圓滿月的情況,然後隨著修行,開始懂得放下、捨棄,因此外相上看起來,他開始變得什麼都沒有、都不好了,滿月逐漸成為缺月的狀態,但是最後當貪欲、煩惱徹底斷除時,最後又會逐漸成為滿月,一切圓滿。

降伏貪欲,解脫輪迴

八個戒條的重點在於降伏我們的貪欲,因為佛陀觀察到輪迴的起因就是貪欲,佛陀在律典中提到,想要在工作、家庭等等世間法上順利,或者是出世間法的修道上圓滿,我們一定要學習避免和捨棄兩個東西,一個是貪欲,一個是金錢。如果這兩個放不下,各種障礙就會出現。

第一個障礙貪,主要對於世俗情愛的貪。很多人因為這樣的貪愛而毀了事業、家庭,甚至嚴重到毀了一生,當然出世間法的一切也不可能達成。第二個障礙金錢也是一樣,如果不注意的話,在家眾也好,出家眾也好,金錢會毀了整個修道的。

對於貪欲和錢財之間的關係要特別小心,持守戒律的大師們舉印度最常吃的餅子做例子。這種餅子是必需品,製作需要技巧,你不能靠火太近,它會烤焦,也不能離火太遠,它就不熟了,所以你要掌握好火候,也要掌握好餅子和火的距離,你才能夠吃到好吃的餅子。

我們都需要食物才能維生,就像世間人會有兩性關係、婚姻家庭,也會有錢財需要管理,但是婚姻也好,錢財也好,你就必須掌握分寸,避免你的貪心生起,不然就會像是吃到燒焦或不熟的餅子了,這是很重要的。

堪布格隆次仁

堪布格隆次仁

13歲依止創古仁波切出家。先後依止堪布洛桑丹增、堪布吉美、堪布噶瑪札西、堪布噶瑪拉布,學習藏文文法及各大經論。2000年得到噶惹將巴(學士)學位,2008年得到阿闍黎(碩士)學位。

2001年,擔任創古智慧金剛佛教學院圖書館館長,並負責噶舉自宗五部大論等珍貴典籍的修復,編輯,校對,出版工作。2003年至2005年間,受聘於瓦拉納西西藏佛教大學,教授噶舉自宗經論班和阿闍黎班。2001年起,任教創古智慧金剛佛教學院,針對高年級律典班,教授阿闍黎釋迦光等大師著作。教學期間,自身亦精進於戒律的研習與持守。

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進入位於尼泊爾巴達普的創古瑟卡閉關中心,進行三年零三個月的閉關。出關後於2016年11月18日,於南無佈達創古札西仰澤寺,陞座堪布,再次任教於佛學院,教授戒律至今。

思惟聚焦——專欄簡介

創古文化自成立以來,協同香港創古密宗佛教中心,每年舉辦多場佛教活動、講座與課程,傳揚佛法。〈思惟聚焦〉專欄精選摘錄課程開示精華,透過文字引導法友實修,得到智慧。

©Thrangu Dharmakara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