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穩定,取決於氣——毗盧遮那七支坐

心的穩定,取決於氣——毗盧遮那七支坐

身和心是相關聯的,當各種精微之氣在身體中穩定下來時,心也會變穩定。

著:創古仁波切;英譯中:陳玲瓏

止觀禪修

禪修時的姿勢可以七種或五種要點來敘述: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Vairocana)七支坐及禪定(dhyāna)五支坐。這裡我將敘述毗盧遮那佛七支坐。「毗盧遮那」的意思是「使其明亮」或「使之清明」,所以,毗盧遮那坐姿是幫助行者開展禪定狀態及使心穩定與清明的身體坐姿。

身和心相關聯

心是否變得穩定,取決於所謂的「氣」或「精微之風」(梵文,vayū,「瓦又」;藏文,lung,「隆」)。「氣」有「粗重之氣」(gross air),即我們所呼出及吸入的空氣:另外也有「精微之氣」(subtle air),牽涉到身體的活動及念頭的活動。

身和心是相關聯的,當各種精微之氣在身體中穩定下來時,心也會變穩定。行者藉由體內「氣脈」(梵文,nādī,「那迪」;藏文,tsa,「紮」,有精微之氣流動於其中之精微管道)的修持而使這些氣穩定下來。如果氣脈是正直及穩定的,氣也會變穩定。

要使氣脈正直及穩定,行者在禪修時必須維持適切的姿勢精微之氣計有數種:使身體穩定及堅韌的是「土氣」(精微之土氣);保持身體溫暖的是「火氣」(精微之火氣);防止身體乾涸的是「水氣」(精微之水氣);將溫暖傳送至全身各處致使身體活動的是「風氣」(精微之風氣)。每個人都具有四種元素的精微之氣。此外,尚有第五種精微之氣──下行清除氣(downword-eliminating air),能轉化胃中的食物,分離食物與廢物,並將廢物由肛門排除。

七支坐的要點

毗盧遮那七支坐有七個要點。第一個要點是(1)保持脊椎挺直,以保持中脈(中央之能量管道)的挺直。中脈之中有生命力之氣(持命氣)在流動。在梵文中,持命氣稱為「波若那」(prāna),在藏文中稱為「索克隆」(soklung)。「波若那」使身體穩定及堅韌,它又稱為「土氣」,因為它給予身體穩定性及持久性。如果身體在禪修時往前傾,或往左、往右或往後傾斜,中脈將會隨著傾斜,流動於其中的持命氣將會不順暢。因此,若行者保持脊椎挺直,「土氣」將會流動得很順暢,而產生穩定性及持久性。

「水氣」布滿全身並保持它的濕潤。如果這些水氣流入中脈,它們自然會變穩定。為了使水氣流入中脈,行者(2)將雙手置於禪定姿勢,(3)兩肘稍微往外突出。土氣及水氣都自然往下降,「火氣」則自然往上升。為了使火氣進入中脈,行者(4)將下巴稍微往內收或往下彎,這有防止火氣往上升的效用。為了將「風氣」引入中脈,行者應該(5)保持眼睛穩定不動。「風氣」和身體的活動有關聯,而眼睛和心的動態有極密切的關係──眼睛的轉動會使心隨著轉動。所以,行者要使眼睛保持靜止,將視線集中在鼻尖前虛空中,這會使心靜止,並使風氣進入中脈。同時,(6)雙唇自然地放鬆,舌尖安放在上顎。為了使下行清除氣穩定,行者(7)雙腳交盤結金剛跏趺坐或蓮花坐。

清除舊息三次

坐姿的前五個要點和五氣有關,但是風氣有兩個要點──眼睛及唇、舌的安置。水氣也有兩個要點──手結禪定印及手肘稍微外展。所以,禪修的坐姿總計有七個要點。許多教法指出,在開始禪修之前,行者應該先清除舊息三次,因為一般或正常的呼吸,會使身體累積不純淨或不好的氣。為了排除這種無益的舊息,行者必須以大於平常但並非極大的力量呼氣。在這麼做的同時,行者要觀想所有的煩惱及業障都隨著氣息被呼出,然後以非常放鬆的方式吸氣。這總共要做三次:第一次以稍微大於平常的力量,第二次以再大一些的力量,第三次以再更大一些的力量。在這之後,行者回復正常的呼吸,非常放鬆,並觀想自己已經將所有的不善排除了。

禪定姿勢的意義

禪修時,雙手要安放於禪定姿勢──即結禪定印或定印。禪定姿勢的意義是:「安住於平等的姿勢中」。你可以將右手放在左手上,因為「平等地安住」表示雙手放在同樣的高度上。所以,如果一隻手是放在膝蓋上,另外一隻手也應該放在高度相同的另一個膝蓋上。這兩種放法並沒有差別,採用你覺得舒適的放法。

(*本文轉載自創古仁波切著《止觀禪修》二版,2017年6月,創古文化出版)


止觀禪修(二版)

一切修持的根本是「止」,證悟實相的道路是「觀」,「止.觀」是通往覺悟的兩扇大門,也是一切世俗及修行成就的根本,自心平靜、平和,才能開展瞭解實相的智慧。本書是禪修入門的好書,也是進階的指引。

NT$300元

更多介紹

請購連結

©Thrangu Dharmakara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