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羅卓丹傑】手寫的溫度

【專欄∣羅卓丹傑】手寫的溫度

羅卓丹傑VI 文:羅卓丹傑


最近迷上子彈筆記。所以開始手寫紀錄,手寫筆譯。

執筆書寫,坐姿大調校

手寫文章,多了一些謹慎,怕寫錯不好改,沒有回復鍵可按,也擔心字跡不好看,自己看了不舒服。再者,用於書寫的筆記本也不便宜,如果寫錯浪費紙張可惜也不環保。身體的肌肉也得做一番大調整,從手指握筆開始,到兩腳要放穩。身體的傾斜度得一直微調,脖子也總是會歪到某一邊,要不時提醒自己放正。如果有人把我現在書寫的樣子拍攝下來,看起來應該和小嬰兒初學走路一樣吧。當然我不是在說自己年紀小,事實上我還有一個要克服的難題,就是因為抓不準相對距離而造成的模糊感——我要說的是我有老花。

內心冒出許多小問號

心理層面來說,更是有許多糾結存在。例如對於效率的迷思。「都什麼時代了!網紅、名嘴,抖音、Twitter……人的注意力愈來愈短的時代,你還在這裡慢慢刻字?」內心的質疑聲不斷,「你知道當你在寫一個字的時候,或者當你寫錯字還在用立可白帶對準、按壓、塗掉的時候,他們早就下班了嗎?」其實,我一直覺得並不是「手寫或打字」這種簡單二分形式上出了什麼問題,主要在於,我們對於內心深處,那無形的態度、思想和人性的良善本質,現代的人是否還保有好奇之心?

有助自己把握每個當下

至於我自己,至少藉由整套書寫、手寫的儀式,淨化和沈澱紛亂的思緒,這只是第一步。重點是,當我不再放任思緒隨著現代各種便利又快速的功能,例如複製、貼上、刪除等等按鍵而錯失許多生命的美好時,手寫文章最終只是幫助自己回到了當下。

最近疫情的關係,有更多的時間專注筆譯。我很好奇,在沒有電腦、錄音設備的時代,當時的大師們的著作怎麼可以寫得如此精彩,就數量上說,《大藏經》,祖師們的論典、教言等典籍,豐富到不可思議。他們也有聞、思、修,我也在聞、思、修,但哪裡不同呢?或許,我猜想,是因為他們沒有回復鍵可按,沒有錄音可供日後再聽,所以沒有藉口可以日後再想、以後再修。所以每一次的聽法,他們都很謹慎,身體姿勢會擺正,自然保持符合聽法該有的威儀,隨時讓自己準備好聆聽上師的指導。這種害怕「今生可能就這麼一次機會」的態度,或許是我和他們最大的差異所在。

然而,仔細想想,生命中的一切,有什麼不是稍縱即逝,而且就只能發生那麼一次,不是嗎?羅卓丹傑VI

2020年春季善報

文章出處原文刊載於《2020‧春季‧善報》

↩返回專欄 Return

羅卓丹傑

羅卓丹傑 Lodro Tengye

記憶中的我,揹個背包,在大草原上,找尋上師。在一個山洞裡,這位上師告訴我,等你很久了,別浪費時間,好好聽我說法,存憶於心,背誦,思惟,實修。最後離開的時候,他給了我一個名字:羅卓丹傑,和一個符號。

I remember carrying a backpack across the great grasslands searching for my Guru. Within a cave, the Guru told me, “I have been waiting for you for a very long time. Don’t waste time and listen to my dharma carefully. Keep it in your heart, memorize it, contemplate it and practice it.” Before we parted ways, he gave me the name “Lodro Tengye”, along with a sign.

©Thrangu Dharmakara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