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羅卓丹傑】慈悲的魅力

【專欄∣羅卓丹傑】慈悲的魅力

羅卓丹傑VI 文:羅卓丹傑


從小養成

慈悲是一種魅力。我曾經見過許多人,有這種魅力,像是有一圈柔和的光芒,圍繞著他們。

許多我接觸過的仁波切,也有這種魅力。我曾問過一位堪布,這位堪布從小在隆德寺讀書長大,當年他的同學都是一些小仁波切,例如桑傑年巴仁波切、竹慶本樂仁波切等,我很好奇,仁波切和一般人哪裡不同嗎?他說,其實跟一般小孩一樣,都有自己的個性,有的聰明一些,有的憨厚一些,但是大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很慈悲。我說:「什麼意思?什麼叫做很慈悲?」他說:「就是會多想到別人,會關心別人呀!」

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小孩子,從小就比較會想到別人?有次我問到一位仁波切的老侍者,他說:「可能是從小的生活環境造成的吧。」傳統上,一個從小被認證的仁波切,可能才四、五歲,但是,只要他的身體大到可以放到馬背上不掉下去,這位小仁波切就要為了寺院,甚至為了他的村莊,在侍者的陪同下到各處去化緣了。之後長大一點,就要背誦經典,學習慈悲的修持,不僅照顧他人的「身」,也學會如何照顧他人的「心」。

積極面對人生

有一次陪同我的老師──近七十歲的創古仁波切,到美國一所大學演講,對象都是十七、八歲的年輕學子,從他們熱切、好奇的表情看得出來,他們大概都是第一次見到藏傳出家人,尤其還是會轉世的出家人。終於,仁波切演講完,一個學生發問:「仁波切,您怎麼知道自己就是前一世創古仁波切的轉世呢?」

仁波切聽完翻譯的藏語轉述,看著那位好奇寶寶,露出自信有趣的笑容說:「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前一世創古仁波切的轉世。」我看到那位學生的眼睛睜得更大。

「前一世創古仁波切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師。」仁波切接著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有不同的課題要去面對,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很感恩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他認證我是創古仁波切的轉世,讓我有機會從小就學習到佛陀的教法,現在,還能夠跟大家分享這份喜悅。這讓我的生命更有意義!」我記得那一趟弘法之旅,仁波切還教了很多甚深的法門,例如大手印、本尊法、中觀等等,但讓我印象最深的法,就是「感恩」兩字。

講到這裡,還讓我回想起一段故事。過去有一段時間,我有幸跟隨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翻譯。雖然他年紀比我輕,但他身為法王,幫他翻譯讓我非常緊張,常常緊張到胃痛想吐(因為剛開始真的聽不懂他在說什麼)。記得有一次法王下課後把我叫到房間,竟然第一句話是:「謝謝你幫我翻譯。對不起,讓你緊張了。」接著,還告訴我哪裡可以翻得更好,可以換不同的用詞等等。其實,我都忘了,應該說謝謝的是我才對,謝謝法王給我機會翻譯。

小快樂變成大快樂

不久前,一群朋友去印度幫法王慶生,他們送給法王一個蛋糕,也唱了生日快樂歌「Happy birthday to you」。法王聽了微笑說:「Happy 不需要 to me,而是 through me,謝謝你們為我祝壽,希望你們也快樂。」我想起小時候拆生日禮物的情景,希望的總是自己得到更多、更好、更不一樣,其實,只要轉個念頭,試著感恩分享,小小的快樂,也可以變成無量無邊。

每個人都具有慈悲的潛能,像是一個珍貴的種子,需要細心呵護才能發芽結果。現在的孩子從小就要學習很多,例如鋼琴、語言、繪畫、做菜等等,這一切都可以是慈悲的訓練,因為一切都在動機上,只要動機是為了照顧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開心,看似小小的無私的心念,未來就能夠長出碩大喜悅的果實。

無邊的魅力

佛經中形容,佛陀具有三十二種圓滿相,其中一個是「身光一丈相」,意思是佛身總是散發著光芒。經中解釋:「佛身經常放出四方各一丈金色光芒。係發大菩提心(大慈悲心),勤修無量行願善法所感得之相。此相表能除疑惑滅業障,一切志願皆能滿足之德。」

希望每個人都能散發慈悲的光芒,魅力無限!羅卓丹傑VI

2021年秋季善報
(攝影:慧康)


文章出處原文刊載於《2012‧秋季‧善報》

↩返回專欄 Return

羅卓丹傑

羅卓丹傑 Lodro Tengye

記憶中的我,揹個背包,在大草原上,找尋上師。在一個山洞裡,這位上師告訴我,等你很久了,別浪費時間,好好聽我說法,存憶於心,背誦,思惟,實修。最後離開的時候,他給了我一個名字:羅卓丹傑,和一個符號。

I remember carrying a backpack across the great grasslands searching for my Guru. Within a cave, the Guru told me, “I have been waiting for you for a very long time. Don’t waste time and listen to my dharma carefully. Keep it in your heart, memorize it, contemplate it and practice it.” Before we parted ways, he gave me the name “Lodro Tengye”, along with a sign.

©Thrangu Dharmakara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