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羅卓丹傑】陰影背後的溫暖陽光

【專欄∣羅卓丹傑】陰影背後的溫暖陽光

羅卓丹傑VI

文:羅卓丹


羅卓丹傑

此行,陪伴仁波切的一天

從去年的「祈心動念」白度母法會暨教學課程開始,在創古仁波切的慈悲教授、灌頂和多位創古寺堪布、閉關老師的教學之下,感覺上,為臺灣開啟了白度母法門的大門。

多羅菩薩,是在中國佛教當中,大藏經中可以找得到的一位歷史悠久的菩薩。傳說她由觀音菩薩的眼淚變幻而成,也說是由觀音菩薩的眼睛變幻而成的菩薩。

其實,「本尊」一直是離我比較遠的一個名詞,意思是我並沒有修持本尊的習慣。常常聽到許多喇嘛每天的定課都是某某本尊,我都比較無感,更不用說多羅菩薩了,和她相關的那些傳奇故事,也僅止於淚滴。雖然我的貓名字就叫卓瑪,也就是度母,多羅菩薩,但那也只是提醒自己、勉勵自己要像多羅菩薩一樣,隨時不忘利益眾生,幫助眾生遠離八難。

直到去年(2018)年底,有機會回到尼泊爾,跟隨創古仁波切一天。是的,只有一天。有時候想想,一天很短,但跟隨如同雙親的上師一天,哪怕是短短的幾分鐘,其意義都是很深遠的。而我深深覺得,此行受到了白度母的加持。

其實,擔心的是自己

起因是仁波切不久前摔了一跤。據說老人家當時覺得沒什麼問題,沒想到一個星期之後,胸部開始疼痛,趕快送醫檢查,才知道是傷到了骨頭。老人家不禁摔,他依照醫師的囑咐,不能一直坐著,造成肋骨的負擔,然而躺太久,缺少運動也不好。在細心的幾位侍者和寺院執事的規劃下,廣召海內外,尤其是外派世界各地創古中心的僧眾們,抽空回到南無布達寺院,陪伴仁波切。從尼泊爾加德滿都,一路顛簸開往南無布達創古寺的一個多小時路途上,我一直幻想著仁波切的身體狀況有多糟糕。畢竟,86歲高齡,比我父親年紀還大,我無法想像摔了一跤之後,會是怎麼樣的情況,加上我沒有照顧老人的經驗,又怕說錯話,真不知道到時候該如何應對。其實,我比較擔心的是自己,而不是仁波切。

吉普車開到靠近寺院旅館的平臺,一下車,見到幾位滿臉稚氣、充滿歡笑的小喇嘛,在山野間奔跑,晴朗的天氣,加上南無布達獨特又熟悉的山間氣息撲面而來,已經讓我開懷許多。提著此行刻意減少的行李,走過沿途開滿鮮花的臺階,我漫步走進了仁波切的住處。

侍者安排我住在仁波切的樓下。房間照不到太陽,有些冷。冷好,讓我在世俗燥熱的各種憂慮中,得到了休息。雖然如此,我還是急著用各個角度去調整那憂慮的來源—手機的收訊位置,終於調到三格,搞得我有點暈頭轉向。

進到仁波切的房間之前,我特意把手機留在外面。我覺得都這種時候了,自己應該全身心地陪伴仁波切。畢竟只有一天,少回幾個郵件,漏看幾則留言,應該沒什麼問題。

寧靜中,緩慢的溫暖

仁波切的房間有種寧靜的氣氛,尤其是侍者引領我等待的那間會客室,可以往外看到連綿的雪山,我坐在地上等候,心情格外平靜。沒多久,仁波切在侍者的攙扶下,緩緩來到會客室,有點吃力地坐到了椅子上。

窗外透進溫暖的陽光,仁波切的笑容也顯得格外燦爛。這種開朗,帶著一種吸力,讓我很自然地進入到他的世界—老人的世界。記得仁波切曾經對我說他一直到了五十多歲,才開始感覺到老。老人的世界,是緩慢的,當他容許我進入這樣的世界時,我清晰地看到他臉上的老人斑,不停抖動的手,和耳朵上戴著的助聽器。

「仁波切,您身體好嗎?還痛嗎?」我靠近身,大聲地問。

「喔,好多了。就是還是有點痛。」

「仁波切,我這次只能來兩天,明天就回臺灣。您四月的課程,我會再過來翻譯的。」

「很好。我會講《明現本來性》。」仁波切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我現在耳朵不好,有時都聽不到自己在講什麼,所以講話也不是很清楚;你翻譯起來沒問題吧?」

我驚訝仁波切竟然是關心我翻譯是否聽得清楚。「沒問題的,沒問題的。嗯,沒問題的,仁波切您講話很清楚。」我不知道為什麼,講話變得有點結巴。

「真是對不起啊。」仁波切緩慢地補了一句。

一生,不間斷的修持

「生、老、病、死」,在我離開山上的顛簸路途中,我想著這些事情。我沒有參與過仁波切的生,但很榮幸的,他完全開放地,讓我參與了他的老和病。我們生命中揮之不去的陰影很多,老、病、死是一部分,年少輕狂的無知犯錯也是。經典中說,佛法的力量,是初善、中善、後善,年近九十歲的仁波切讓我看到,一位修行人所成就的善和利益,可以體現在他生命的每一個階段,從開始、中間到生病甚至死亡的最後階段,都可以是溫暖的,都是無我而利他的。仁波切一生修持白度母法,從未間斷。在陪伴他的短短一個上午,他側臥在病床上時,也一再耳提面命地告訴我「實修」的重要,尤其白度母法的殊勝。臨走前,仁波切送了我一尊小小的白度母像,我赫然發現,仁波切的笑容,那群小喇嘛的笑容,和這尊白度母像一樣,都散發出溫暖的感覺。

最終,我可能還是不知道白度母是誰,也不確定哪一天能夠修到親見白度母。但我覺得幸運的是,我此生見過創古仁波切,曾經幫他翻譯過,並且在他摔倒後,陪伴過他半天的時光。哪天當我摔倒了,或者手也一樣顫抖、感到病痛的時候,或者就是在每天課誦,每個平凡的日子裡,我希望自己也能持續地修持,和度母一樣,散發出溫暖的白色光芒。羅卓丹傑VI


文章出處原文刊載於《2019年3月‧創古法雨Vol.11》

↩返回專欄 Return

羅卓丹傑

羅卓丹傑 Lodro Tengye

記憶中的我,揹個背包,在大草原上,找尋上師。在一個山洞裡,這位上師告訴我,等你很久了,別浪費時間,好好聽我說法,存憶於心,背誦,思惟,實修。最後離開的時候,他給了我一個名字:羅卓丹傑,和一個符號。

I remember carrying a backpack across the great grasslands searching for my Guru. Within a cave, the Guru told me, “I have been waiting for you for a very long time. Don’t waste time and listen to my dharma carefully. Keep it in your heart, memorize it, contemplate it and practice it.” Before we parted ways, he gave me the name “Lodro Tengye”, along with a sign.

©Thrangu Dharmakara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