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上師】唐確祖古:閱讀、實修與護持法教,仁波切的心就會一直看望著我們

【再‧見‧上師】唐確祖古:閱讀、實修與護持法教,仁波切的心就會一直看望著我們


唐確祖古


受訪者:唐確祖古仁波切
採訪:《創古法雨》採訪小組
地點:尼泊爾‧創古札西仰澤寺
藏譯中:蔣揚
文字整編:CJ
照片:喇嘛蔣秋、Thrangu Media

身體雖離去,心會一直看望著我們

釋迦牟尼佛在拘尸那羅(Kushinagar)給予了最終的教誨:「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如此,一切法都是剎那在變化。我們無法認定佛陀是否擁有有漏之身,但無論是印度的智者和成就者、藏地蓮師的二十五位弟子、噶舉派的祖師大德也好,尤其是創古仁波切的第1世至第9世的轉世,為了向執常的弟子們教導無常,示現了四大和合的身體、有生有死。然而,仁波切的心,本質是本智,遍覆一切。仁波切示現圓寂,就如同是換了身衣服一般,雖然軀體換了一副新的,但仁波切的心,一直都在看望著我們。我們要將仁波切在世時所領受的教言、所聽聞的開示放在心上。如果只想著「仁波切不在了,我們失去了怙主依靠」,這種思惟對自己和教法都是很大的損失。雖然仁波切的身體暫時像日落一般離去,但仁波切的心一直都看望著我們。如同太陽恆時在天上一般,只是有起有落、有時到山的另一邊,而無論如何,太陽是一直存在的。

銘記教言,和諧共處

因此,不論是在藏地或其他地方的弟子,我們都要將仁波切的教言銘記在心,並且觀想上師在頭頂。我們從來不會忘記吃喝衣著,同樣的,也不要忘記了上師。仁波切為了佛學院、閉關中心立下了規範、安排老師,指派喇嘛和堪布在海外的中心,在青海禪古寺也有住持、佛學院、寺院。因此,我們要思惟仁波切真實的與我們同在,觀想上師在頭頂;大家彼此和諧、戒律清淨,非常重要。如果大家能和諧共處的話,任何事都能夠成功、進步,自心的覺受和證悟也能夠增上,法教也會興盛。

如果不和諧、清淨的話,自己曾領受過的教言也會遺忘、變得模糊不清;善惡之間,惡的方面增加,佛法就無法弘揚光大。仁波切至今為了佛法、岡倉噶舉,尤其是創古寺的教法不遺餘力的付出,之後是要由我們弟子來維持的。


▼2023年大恩根本上師堪千創古仁波切圓寂法會期間,尊貴的唐確祖古仁波切帶領僧眾修法,祈請仁波切迅速轉世,乘願再來。


唐確祖古
唐確祖古
唐確祖古


共同維護法教,直至仁波切歸來

不論是出家僧尼二眾、堪布、喇嘛、有頭銜者,所有人都有責任。每一個都有責任、都要想著「我們要好好維護教法」,不可灰心,而是要勇敢去護持。我們所需要的就是集資淨障;佛學院的學生要好好聞思、閉關行者要好好實修、工作人員要好好工作,如果無法做得比仁波切在世時還要更好,至少要做到相等的程度,直至仁波切的轉世歸來。

目前有諸多大德撰寫了「迅速轉世祈願文」,當這些深廣發心聚集時,肯定會產生力量,〔只要我們好好修持,〕必定會安好,喜樂的日子也將會降臨。教法能否比以往興盛,責任在於弟子。因此,無論我們在哪裡,都要觀想上師在頭頂,心中憶念上師,恆時不散亂的觀察自心。我們要憶念無常——有生就有死、有聚就有散、有集就有離,這些都是事物真實的狀態,我們要如實去理解這個狀況。在短短相處的時光,大家和睦相處是極為關鍵的,如果互相嫉妒、比較 ,就對整體佛教有損。我們每個人都有久住護持佛法的責任,因此,大家要修持忍辱、和諧共處,不論自己是寺院的師長、總管堪布或糾察師等行政管理階層的人員也好,如果如實履行責任的話,佛法就得以弘揚,這也是我的心願。

好好觀修上師

法王噶瑪巴時常賜予開示與引導,對我們非常慈悲、不可思議的庇護著我們,是引導我們的依處。仁波切有很多海外弟子,有些弟子會認為仁波切不在之後,自己就失去怙主和依處,但大家並不需要傷心氣餒,而是要好好的將仁波切的教言放在心上去修持。仁波切在世時,大家請法之後也無法和仁波切時時刻刻在一起,各自有自己的生活要過,有自己的工作要做,等到灌頂、開示時才向仁波切請法,現在也是一樣,雖然仁波切的法體不在了,但仁波切的心遍覆一切,而且仁波切很快就會轉世。

因此,大家不必覺得失去了依靠的怙主,要恆時憶念上師在頭頂或前方虛空,我們擁有仰賴的依處。如果不實行仁波切教導的教言,到處亂跑,浪費時間、錢財,最後口袋和頭腦都變得空蕩蕩,這樣一來就毫無成就也毫無意義了。

那麼,我們需要做什麼呢?要將上師所給予的教言銘記在心,待在一個地方修行。這樣一來,修行就會增上,也不會損失錢財,菩提心等修持也會增上,遇到困難時也會覺得自己有依靠。我們要觀修上師與本尊無別,因為如果能好好觀修上師,一切法都涵蓋於此。教言中也教導「只要憶念上師一剎那,就能累積深廣福報」,因此憶念上師十分重要。一切都是無常的本性,我們無法改變;我們都有常執,每個人都想著希望仁波切能夠一直住世。

仁波切生病時,大家都非常希望仁波切能再住世幾年,相信沒有任何人想到仁波切會這麼快圓寂。我從來都沒有遲疑過,就是希望仁波切能再多住世幾個月,若無法住世多年的話,再多幾天也好。因此,大家晝夜不停的祈請、修法,但最後因為弟子福報薄弱不足,仁波切還是暫時離開了我們。


▼2023年7月23日,在尊貴的堪千創古仁波切圓寂五十日法會上,唐確祖古帶領僧眾修持「上師相應法」、「遙呼上師祈請文」及「堪千創古仁波切迅速轉世祈願文」。


唐確祖古
唐確祖古

祈請上師不要遠離我們

根據藏傳的傳統,往生後的每個七日都會修法,從另一方面來看,這是世間凡夫的作法,因為一般人在四十九天內會投胎,但也有一些人聚集了很大的善業,能夠立即成佛、投胎,或是有些人過幾天就能夠投胎。

那麼,我們在四十九天內要做什麼呢?創古寺的各座寺院遵照法王噶瑪巴的指示,國內外的出家僧尼都持續修持著不同本尊的法門,已經圓滿了「不動佛」、「阿彌陀佛」、「大日如來」的修持,目前是修持「紅觀音」,同時間也持續念誦著「遙呼上師祈請文」。海外的弟子主要也應該祈請上師,我們要盡力做祈請,祈請上師不要遠離我們,而上師也會覺得「弟子都在祈請、呼喚我,如果不理會他們的話不行」,藉由這種修持,弟子與上師的距離能夠變得更接近。

因此,為期四十九天都會在南無布達這裡修法,四十九天後也會持續修持。我們不要覺得只要這期間修持就好,或是修到一個地步就認為足夠了,或是認為到了某個階段後就不需要再念誦「遙呼上師祈請文」或修持「上師相應法」了。應該直至我們淨除罪業、圓滿資糧、成佛之前,我們都要修持。雖然修行有諸多方法,但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祈請上師、念誦「遙呼上師祈請文」。

觀想上師在頭頂上做祈請

從另一方面來看,噶舉派又稱為「虔敬之傳承」。因此,我們要觀想上師在頭頂上向他作祈請,直至汗毛直豎、感動流淚。我們要這樣祈請才能獲得上師的加持,讓我們能見到法性、認出心性、證悟大手印。所有的關鍵都在於祈請上師與傳承上師,因此這非常重要。法王噶瑪巴也為了創古仁波切撰寫了《亟請大悲垂憫:堪千創古仁波切上師相應法》,現在科技方便,我們能從網路上下載法本,此法本也翻譯成多種語言,方便任何人持誦。因此,大家要好好念誦、祈請,而不要想著「上師不在了,我失去了祈請的對象」。法王噶瑪巴既是佛,因此他所撰寫的「上師相應法」是具有如此的加持力,所以我們要努力念誦。如果會修持的話要好好修持,即便不會修持,也可以觀想與金剛總持無別的上師在前方虛空,好好的向他作祈請,並且清楚觀想領受四灌頂的部分。如同自己的頭髮在頭上一般,我們要恆時觀想上師在頭頂,這點十分重要。「上師相應法」的教言一般都會提到,我們坐臥時要觀想上師在頭頂;吃飯時觀想上師在喉間;行走時觀想上師在右邊肩膀;睡覺時觀想上師在心間,並且觀想上師放光。身為初學者,我們還無法做到「一切顯現都是上師的化現,一切聲音為咒語,一切念頭為上師本智」的修持,修持時會需要看得到或摸得到的對境,所以可以擺放好仁波切的法照、專注在這個對境上。法照主要是一種代表,最重要的還是觀想上師真真實實就在前方虛空中。

堅定相信此生來世能救護我們的,是上師

任何人只要有信心,佛陀就會在他面前。蓮花生大士曾說:「任何向我祈請的人,我都將守護在他的門口。」只要我們好好祈請,必定能得到上師的加持。有個譬喻是,雖然月亮的光芒遍覆大地,但不是在任何一個地方,是唯有在乾淨的水中才能清楚顯現月亮的倒影;而水如果是混濁的話,也無法從水中倒影見到月亮。「淨水」就代表我們的信心,如果我們具足了信心,心中就能獲得上師的加持。如果我們發自內心,憶念的都是上師、祈請的對境只有上師的話,這樣的祈請必定能帶來加持。這樣修持的話,我們不會浪費時間,也不會步入歪道,要堅定相信此生來世能救護我們的,是上師。

為了這一世的安樂成就、消除障礙,我們祈請的對象就是上師。所有人有一天都會面臨死亡,必須經歷中陰、投胎,如果要消除對死亡的恐懼害怕,我們也是要祈請上師。因此,我們要好好祈請上師、修持「上師相應法」,無論是四十九天內或之後都要這樣做,這樣的修持一定對我們有幫助。對僧眾們我就不再多作解釋了,對於與我有緣的海外弟子,如果你們能這樣做的話,必能對自己有所幫助。

上師不會因為我們這樣的修持而變得更莊嚴,但修持是為了消除自己的罪障、聚集資糧,為的是能夠利益自己。雖然我們可能會覺得上師不在以後,修行變得困難了,但如果我們真誠向上師祈請,上師與我們就沒有距離、就如同在自己身旁一般。

之前有一位行者與我分享,他在上師在世時去拜見,藉由觸摸到法體、得到摸頂、觸碰上師之足等,對自己集資淨障產生了很強烈的感受。上師圓寂後,雖然是從遠方祈請,但上師的心無所不在,所以現在也覺得與上師很相近,很自然的能獲得上師的加持。聽了這番話,讓我感到像是一個口訣。

遵從三輪,久住護持教法

有關教法的久住護持,只要我們持續現在正進行的就可以了。學生認真上學讀書,老師們用心給予指導,佛學院的學生也專心讀書,堪布老師們好好授課,閉關中心的上師們也持續教課,行者們好好修行,這樣做就是在承事教法。同時,當自己的學習有了成果,此生和來世都得到安樂,佛法也會持續傳承下去。如果不做聞思,隨意漠視仁波切所建立的一切,會令人非常傷心難過,佛法也因此無法發揚光大。

因此,我們平時就要遵從仁波切針對行為、學習、禪修這「三輪」所建立的規範。關於行為,仁波切時常教導「行持自己的責任時要謹慎盡職」,大家在履行自己被指派的責任時,要仔細認真的做好本分。如果能這樣做的話,仁波切的教法就能夠清淨地持久住世,我很相信這點。直至仁波切的轉世歸來,甚至回來之後,大家都要這樣做。

仁波切心願的根基,已經建立起來,而我們至今都在此之上持續的實踐,所以能繼續這樣下去是極為重要的。海外的弟子也一樣要持續學習和修行,雖然法門有很多,但主要就是專注在自己所會的修持上,當中的關鍵就是棄惡行善。談到取捨之處,只要我們行持善業,惡行就自然會被捨棄掉。最主要就是要持守著一顆善心,和諧共處、不傷害彼此。

多閱讀仁波切的教言,就是履行上師的心願

我們的導師就是堪千創古仁波切,如果捨棄上師、到處亂跑,那麼就違反了皈依的學處。佛法指的就是仁波切的教言;仁波切的教言數不勝數,很多都公開在網路上,也有非常多的書籍,當我們多去閱讀這些教言、參與課程,弘揚仁波切的教法,這樣做就是在履行上師的心願。如同皈依的學處,亦如同佛陀所說,皈依佛法後要捨棄傷害、利益他人。所謂捨棄傷害指的不僅是不殺生,我們也要不對彼此口出惡言、不互相比較,如果大家能和諧共處,自然就會得到安樂,任何人看到了也會覺得這群人很和諧、善良,而這都是因為仁波切的恩德與加持所產生的。因此,我們不只是要印製仁波切的教言,而是要儘可能的去閱讀。

「僧伽」指的是寺院、中心的僧眾;他們教導我們佛法、為我們的修行做指引。無論我們住在哪裡,請大家都要捨惡行善,這是佛法的根本,而其中的關鍵就是菩提心;如果沒有菩提心,我們就像缺乏了種子一樣,沒有了種子就不會結果、無法成佛。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去行持,我相信大家都能夠變得更好,佛法、噶舉教法、岡倉噶舉教法,以及創古寺的教法,都能夠持續住世。

唐確祖古

唐確祖古仁波切

唐確祖古

 
1972年誕生於尼泊爾北方的努日山區,從小便生起出離心,並輾轉來到寶達創古寺求取出家。創古仁波切受其信心感動,同意其加入僧團。在尊貴的大司徒仁波切駕臨尼泊爾時,認證其為措尼喇嘛轉世,並授予轉世認證手諭。措尼喇嘛是過去法教昌隆之時,在青藏高原的創古寺中解行並重的大師與成就者。陞座認證之後,於1999年進入高等佛學院學習,成績優越,佛學與修行與時並進。結業後,遵循尊貴的創古仁波切囑咐,完成了四加行和噶舉傳統三年三個月的閉關。唐確祖古仁波切悲願宏深,為渡化眾生啟悟迷津,不辭勞苦,經常在歐、美、亞洲各地宣講佛法、指導閉關、教授大手印等課程。

法源文化有限公司(臺灣)
臺北市敦化南路二段81巷49號7-1樓
dharma.kara.tw@gmail.com

創古法源文化(香港)
香港九龍觀塘成業街11-13號華成工商中心9樓907室
dharmahk.info@gmail.com



©Thrangu Dharmakara 2023